笔趣阁

发鹿文学>几度秋凉梦里寒什么意思 > 点将观兵(第1页)

点将观兵(第1页)

点将观兵

然,大凉都之兴变,身在宁音寺的夏子信,尚还不得而知。

非为此地消息不通,而是他到宁音寺後,嘱咐三福与小锯子等人,同随禁军在寺内发粮布施,他亲自带着一车粮,在小刀子的保护下,至寺外村庄与释忠会面。

此处村庄,三之二都是之前从他处流浪而来的“难民”,他们在附近村民和寺庙僧人的帮助下,竟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部族。夏子信刚到,原本正在干活操练的人们,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纷纷看向夏子信。

“爷,这里的人看上去比您都高大,咱们真要给他们发粮吗?”小刀子略微有些疑惑。比起宁音寺里那些普通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村落,这里看起来,倒像一个小小的军营。

夏子信微微一笑,道:“他们再生得高大,也曾是失去家园的难民,本王可不能忽视了他们的苦难。”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个穿着布衣的少女走了过来,她走到夏子信面前,恭敬行了一个礼,道:“王爷,您来了,将军在屋里等着呢。”

将军?小刀子心下奇怪,正想发问,就听夏子信道:“小刀子,你在此地把粮食分发,我去去就来。”

吩咐罢,夏子信自同那少女走进了一间简朴的木屋。木屋内,释忠已先一步早至,此时,正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桌旁。他腿脚不便,见夏子信来,便扶着拐杖起身行礼。

“释将军免礼,快坐。”夏子信坐下,方莹莹贴心为二人倒了水来。

二人大致寒暄几句後,释忠方道:“慕景白的消息,果然准确,幸好世子爷绕了道,我和莹莹扮作赶路的父女从那里过,那夜半的茶棚里,竟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好在您没有一意孤行。”

提到慕景白,夏子信便没了心情,淡淡道:“要不是三福劝了我,我才不会听他的!”

释忠轻轻瞅了夏子信一眼,叹道:“王爷,您若不听,怕是凶险难测。这些日子,我看他全心全意为王爷出谋划策,想来,他真想为从前的事做出弥补。”

“那可未必!”夏子信不悦地喝了一口水,道,“不瞒将军,我与他已经闹翻了,他骗了我,也骗了清秋,我以後不会再相信他。”

“王爷,您要沉住气,他是一个可利用之人。至少,对于您有危险,他没有说谎。”

夏子信看了看释忠,怎麽连释忠也在替慕景白说话,没来由间,一股火气升腾。可转念又一想,若无释将军帮忙除掉那些眼中钉,他或许也没有今日复仇的机会。便又道:“这个,倒着实是得感谢他。不过……”

他话锋一转,道:“不过慕景白太聪明,他早已经对我有所怀疑,也猜到还有人在暗中助我施以复仇大计。因而,几次说话都想要阻止我。此次来宁音寺,他是真当我要来行善,才肯相助,若他知道这些难民都是由武士假扮,以他的聪慧,定然猜到我要做什麽,恐怕也不会助我离京。”

释忠点了点头,沙哑着嗓子,若有所思道:“他的确有本事,我当初诱他来,也是为了让他来此,搅一搅凉都这滩浑水。”

夏子信一愣,问:“怎麽,释将军早就知道他?”

释忠拱手道:“是属下忘了告诉世子爷,当初,属下蒙他赐药,才能茍活一命。正好他要查出杀父真凶,我便顺势推了一把,谁能想到,他竟如此有能耐,替我们开了一条通天之道。只不过,真正的《明王遗书》,尚不知他到底给了谁,我用尽了一切心思,也没有查出来,若是世子爷能找出《明王遗书》,便是要起兵,也可名正言顺。”

夏子信听了,对释忠生起十分敬意,不由站起身来,向他深深鞠了一躬,道:“释将军,您竟如此深谋远虑,我先前倒有些误会,实在惭愧。您为了我和父王,尽心尽力,夏子信无以为报!”

“世子爷,快快请起,属下愧不敢当。如今世子爷既有皇帝批旨,又不算真正离京,到了这里,也见一见这些部下吧。”

说罢扶着拐杖走出木屋,夏子信也随在释忠身後,行至村落中央。

此处中央,有一个旧时留下的点将台,释忠带着夏子信一步一步走上去,四周的“难民”竟不由纷纷都围了过来,不出片刻,竟陆续站了数百人之多。

夏子信虽早有准备,但见如此多人在前,也不觉有些惊讶,难以置信地看了释忠一眼。

释忠道:“世子爷,您现在可以拿出明王印信。”

夏子信听了,便从怀里将一枚符印拿了出来。释忠让他将符印高举过头,自用颤抖而沙哑的声音,奋力道:“兄弟们,明王印信在此,咱们要为明王报仇,还不快拜见明王世子!”

衆人便立时跪下,齐声道:“拜见明王世子,拜见明王世子,拜见明王世子!”呼声此起彼伏,如浪潮一般,令夏子信热血澎湃。

曾几何时,他也曾幻想过像父王那样带兵打仗,驰骋沙场,做一个英勇的将军。可是,处处被压制的他,只能选择做一个风流废物,混迹青楼。此时此刻,他几乎能想象到,如果今天是父王站在这里,那将会是怎样的英雄画面!

父王,孩儿一定会为您报仇的,一定会将“明王”二字,重新写入大凉史册。

于是,他再也忍不住,高声道:“各位,我夏子信在此立誓,一定会夺回属于我的东西,不负诸位期望。你们愿意跟着我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