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假什么辞色的成语 > 倚门望行人(第2页)

倚门望行人(第2页)

这时就见掌事内侍官宋祥恰好来报,说王後听闻小公子出事的消息,着急忙慌出门来看,却不小心从白玉台阶上摔了下去,昏迷不醒。

与此同时戎祎也终于想通了,明知道地上有积雪廖氏为何还要去采什麽梅花?

宫中伺候的人那麽多随便派遣一个宫人不是人人都能做,何以非要特殊时期做出亲自采摘的体贴?

不仅如此,出事後还一再强调这是王後的“喜好”,而非是王後对宫人们的“体恤”。

此间疑点重重未免太过刻意,保不齐连这一跤都是提前预谋好的,毕竟孩子还在。

前脚刚分析了个大概,後脚就听到内侍官的传话,戎祎顿时一个火气上涌。

“你既有自知之明,以後便莫要再随意出门!”

“传寡人的令,廖夫人诞下公子前不许再出清欢殿一步!”

说罢,一个挥袖就急匆匆赶去了圣和宫。

清欢殿和暖的如同春日时,元春殿却是冷得似个冰窖,此乃为了并不丰盈的国库削减用度,这些清窈也一早便同小王君交代过。

平日不觉得,如今两殿来往一比对,戎祎只觉得清窈这个国母当得实在是大气宽宏。

看着强忍自己的痛苦,还要关心小公子安危,转眼又自责不已的清窈,小王君当即就心疼得不行。

在戎祎看来,廖氏玩心眼摆架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弋凫宫和披星殿,哪次不是她在背後作闹?如今更是为了冤枉王後,不惜假借腹中公子之名,实在可恶。

“那些後宫妇人惯会玩弄心眼子,你善良大度,又心思单纯,以後莫去烦心这些狼心狗肺的,之前还让你去清欢殿瞧瞧的事就当寡人没说过。”

见对方脸色铁青,清窈当即就知道是廖氏的把戏玩脱了。

争宠从来比的都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谁更能准确猜中王君的心思。

积雪一事虽是意外,倒也是桩由头。

可既然能成为由头,未免旁人当真借此做出什麽文章来,清窈自然要提前下些功夫。

例如小王君好喜听人夸他仁善,那便将此事告知于他後,再安排几个宫人特意在其经过的地方嬉戏打闹,嘴里嚷一些王君王後仁慈体恤的夸赞之词来,也不是什麽难事。

前後一铺垫,戎祎虽不聪慧却也不是个傻子,自然能关联到後宫中的一些手段上来。

更何况,哪有明知对方偏宠谁,还火上浇油的道理?

就像她对付闻不生,也从来不会当真去拿穆姻如何。

真要对付,需得适时的因地制宜。

不是趁对方失势时落阱下石,就是撇开自身嫌疑的借刀杀人,方为上策。

像廖氏这样上来就急赤白脸的冤枉人,若是得王君偏爱还好;若是不得,反受其害就是下场。

“王君可莫要开妾的玩笑,臣妾是中宫王後,哪里能不操心,快同妾说一说这宫中御医到底是如何说的?”

“你一说起御医寡人倒还想起来了……”,正说着,戎祎忽而侧目望向一旁的随行内侍:“替廖夫人整治的御医……好似是她的老乡吧?去查查,别是被买通了的。”

一点就透,心中暗暗赞许一番,清窈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怎麽御医还有事了?王君若是不放心廖夫人,大可将上次替本宫诊治的那位巫医叫过来,他倒是顶好的。”

“巫医?”

“是啊~叫什麽名字不记得了,就一脸白鬓灰须,给臣妾驱邪那位。他还让妾平日多去烧烧香,身为国母要为天下人祈福,倒是个有格局的。这不,果然开福寺回来妾就好了不少,提起此事还需得感谢他。”

宫中巫祝医师衆多,戎祎哪里想得起这样一个人物,正低头苦思冥想之际,身边的掌事内侍宋祥不多不少瞧了一眼清窈,顿时会意,立即附和回话:“回娘娘的话,那位巫医叫卓克玛,是阿达族的药老。”

既是提醒,又从侧面保全了王君想不起来的面子。

“既是阿达族的药老,应当有些手段……”,戎祎道。

阿达族隶属于峣姜十七族落之一,族人数不多,常年隐居深山,就同布瓦族一样,以采摘种植贩卖药草为生,只有达到一定资历和经验的方可称之为药老。

说着罢,峣姜新王又道:“那明日就宣他来替王後和廖夫人请脉吧~”

翌日,这位药老就踏着雪来到了元春殿。

王後为先,这是规矩,更是应有的敬重,甚至是……某种利益纠葛。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