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这种事儿,才是康熙最恼恨的。
知子莫若母,章佳氏心里清楚,十三早就对太子,很是不满了。
“胡说,不是因着这个。”乌雅秀贞迅速否定,看章佳氏:“咱们十三阿哥,素来重情重义,绝不会为了姐妹,就去陷害兄弟,必然是太子早有谋逆心思,十三不过是一时糊涂,不忍心看皇上受欺瞒,这才走错了路,和十七没关系,你知道吗?”
她看着章佳氏的眼睛,若是章佳氏这说法泄露出去,怕是皇上还要迁怒十七格格。十七格格一个女孩子,又是远嫁蒙古,再被康熙不喜的话,那以后日子必然难过。
乌雅秀贞这么一说,章佳氏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迅速在自己脸颊上拍了一下:“是我糊涂,十三自幼就重情重义,又是光明磊落之人,我刚才那样猜测,真是侮辱了十三品性。他看太子不顺眼,是因着太子当真德不配位,他想要谋算太子,是因为若是太子登基,怕是天下百姓都不好过……”
章佳氏是聪明人,乌雅秀贞这么一提醒,她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十三要算计太子,完全是因为太子本身有毛病,根本不是十三想要打击报复之类的。
章佳氏越是说,越是想哭,实在是十三现在这处境,她是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现下皇上怒气正大,你若是贸贸然就去求情,皇上怕是更为愤怒。倒不如先冷静冷静,到底是亲儿子呢,皇上可不是那种心狠手辣之人。再者,你看胤礽,都谋逆了,想要谋害皇上了,不照样也好好的吗?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就是先被关着,但人只要活着,咱们就有盼头是不是?”
乌雅秀贞劝说章佳氏,章佳氏是个性子比较坚韧的,女儿死了都能熬过去,现在儿子还好好的,就像是乌雅秀贞说的,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圈禁,圈禁而已,人活着,不就有盼头吗?
于是,带了十三福晋离开,也学了十四福晋,关门闭户,朝堂上的事情一概不过问。
朝堂上最近当然是闹哄哄的,胤礽做了三十年太子,那朝堂上也是很有根基的,他作为太子,代表的并非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太子党的利益。太子若是倒下来了,以往跟随太子的那些人该如何?这些人,也必然不允许太子就这么倒下来。
所以,为太子伸冤的,为太子求情的。
还有大阿哥那一党派,生怕摔不死太子的,又会给了太子机会让太子重新站起来的,那必得是要趁着这次机会,一把将太子给按死的。
大阿哥还亲自带了宝剑上乾清宫,找康熙表达自己孝心忠心,说胤礽那种不忠不孝之人,就该被杀掉,自己愿意为父分忧,诛杀太子。
康熙杀了好大一场气,直接拿了砚台砸下去,差点儿没将大阿哥的脑袋给打破,随后康熙就直接命人将大阿哥给看押起来,关在了他的王府里面。
胤禛从宗人府出来之后,也并未着急上朝,康熙没发话,他就只在自家安安生生的呆着。
随后十三那边,就被挪到了养蜂夹道。宗人府那边不好总关着,养蜂夹道呢,以前是用来养马的,地方狭小,出入十分不方便,只一条长长的甬道。
十三被送过来,章佳氏就想来探望,但是在甬道口就被拦住了,侍卫说,皇上是不允许探望的。
章佳氏没法子,只好再回去。
这转眼间就到了年底,时间过去了几个月,皇上的怒气,好像也终于消退了些。到了年底了,大约是因为朝堂上气氛太过与紧张,再或者是终于想起来了胤禛等人的功劳了,反正呢,就像是爵位不值钱一样,一个个的开始往外发放了。
先是胤禛被册封为了雍郡王,然后是胤祺,胤祚,都得了郡王的册封,七阿哥,八阿哥,也没落下,全是郡王。八阿哥之下,从九阿哥到十四阿哥,全都是贝勒。
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原先就是光头阿哥,现在也得了贝子的爵位。
这些爵位册封呢,就像是一个信号,就好像是宣告天下,皇上不生气了一样。于是,整个京城的氛围都不一样了,各处都开始热热闹闹的,也终于有了过年的样子了。
胤禛特意进宫谢恩,顺便请封年氏为侧福晋。年氏之前生了个小阿哥,大约是因为这辈子身体养的好了,所以这小阿哥,并不像是上辈子那样刚出生就夭折了,而是顺顺利利的养到了现在。
若只是生个小阿哥,并不值得胤禛为她请封。而是因着年羹尧,最近又立下了战功,年纪轻轻,就做了四品将领。年家呢,虽然年遐龄年老不中用了,但是年希尧和年羹尧都是难得的人才,胤禛还是愿意给年家几分脸面的。
再者,年氏本人呢,胤禛也还算是满意,一来是贴心温柔,二来也善解人意,许多事情,胤禛也愿意和年氏说两句,年氏的见解看法也很有意思。
所以胤禛也就不吝啬一个侧福晋的封号了。
乌雅秀贞更无所谓,年氏这人虽说是来历有点儿不一样不普通,但目前来说,年氏是盼着胤禛能做皇上的,而非是怨恨胤禛,想要毁掉胤禛的。既如此,年氏做不做侧福晋,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妨碍。
再者,年氏想报仇也站不住脚——她自己是病死的,自己身体不争气,又非得要生那么多孩子,生一个死一个,连心劲儿都熬没了,能怨得了谁呢?
年家的话,胤禛给年羹尧的恩还不算多吗?但偏偏年羹尧不知足,过高盖主不说,还嚣张跋扈,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那他不死谁死?
所以,年氏就算是要怨恨,也该是怨恨年羹尧,而不是胤禛。
当然了,人嘛,都是会选择自己亲近的,年氏心里亲近哪个,就怨恨另一个,这种事情是说不准的。所以,该提防也还是要提防,但也不能因为要提防,就因噎废食。
所以乌雅秀贞很大方,胤禛一说了来意,她就点头应了。她都应了,康熙这个不如何插手儿子后院的人,就更不会拦着了,所以圣旨立马就下来了,年氏也摇身一变,从庶福晋变成了侧福晋。
如此一来,胤禛府上,就有了两个侧福晋了。
康熙来永和宫和乌雅秀贞商量明年选秀的事情的时候,就顺口提了一句:“胤禛府上,多年不曾有新人了吧?若不然,明年再赏赐一个侧福晋?”
郡王是可以有三个侧福晋的。
但目前来说,也只三阿哥府上是凑够了这个数目的。
乌雅秀贞笑着摇头:“到时候看看吧,这才刚册封了一个,府里安稳,若是再进去一个,府里不一定闹腾不闹腾呢。”
康熙就皱了皱眉:“闹腾什么?堂堂男子,竟是连多个侧福晋都安抚不住的?就像是老八……”
提起来八阿哥,哪怕是康熙这种不爱插手儿子后院的人,也有满腹怨气:“连个女人都压不住,竟是这么些年了,别说儿子,女儿也没有……难不成竟是想断子绝孙的吗?”
哪怕八阿哥有个儿子呢,康熙都不至于如此说,但偏偏八阿哥成亲这么些年,儿子的毛都没一个。
康熙也是做父亲的,能看着八阿哥断子绝孙吗?
乌雅秀贞却是垂下眼帘,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现下康熙还有点儿慈父心思呢,但是太子被废,很快,八阿哥就也要露出自己的野心来了,到时候康熙这点儿慈父之心,也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再者,八阿哥有没有孩子的,乌雅秀贞也犯不着去操心,人家有亲娘,有养母,轮得到她一个外八路来操心?
放下了茶杯,乌雅秀贞就叹气:“今年这冬天,似是格外冷一些,往年这时候,我在屋子里只穿一件儿薄薄的棉衣就成了,今年竟是要穿厚重棉衣,我这次有炭火尚且如此,那没有炭火的地方,怕不是要像是冰窖一般了。”
康熙没说话,乌雅秀贞又说道:“我之前寻问过太医了,别说是我这般年纪的人了,就是年轻人,若是长久的受冻,怕是对身体也有不小妨碍。”
她凑近了康熙,压低了声音:“听说养蜂夹道那边,冬日里冷的很?”
那边房屋布局问题,冬天冷,夏天热,真不是人呆的地方。连牲畜也不能久待,所以那马,才换了地方饲养。
康熙脸色瞬间难看,估计是对十三还没消气,想想也是,上辈子十三都熬了十来年呢,这辈子,这才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