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七十六章活着的每一天,都要为了自……
“德音派你来送东西?”
艳阳高照,蝉鸣阵阵,京城正式进入了盛夏。
汤婵迎来了一位访客,来者是德音身边的妈妈。
她把一扇刺绣台屏呈给了汤婵,笑着应道:“是,这是大姑奶奶亲手绣的,要送给夫人,她不好总回娘家,就派老奴走一趟。”
“有劳这位妈妈了。”
汤婵接过仔细一看,台屏尺寸不大,但制作很是精致,上头绣着喜鹊登梅图案。
喜鹊登梅是再好不过的意头,想来这是德音给她送信,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汤婵心里一松,不禁微微一笑。
送走婆子之後,将绣屏摆到了案几上。
案几上还摆着一个白瓷花瓶,里头插着两支盛放的槐花,散发出甘甜淡雅的清香。
这是徽音跟佳音小姐俩送来的,两人院里有一棵槐树,这个时节开得正盛,姐妹俩就各自摘了一支给汤婵送来。
如今汤婵渐渐品出了养小姑娘的乐趣,香香软软的小女孩,可以随意给她梳妆打扮,而且又听话又贴心。
“夫人,姑娘们来请安了。”
说曹操曹操到,到了姐妹俩放学的时辰,二人回家後来给汤婵问安。
姐妹俩一同进了屋,二人穿着新裁的夏日衫裙,梳着双丫髻,穿着打扮几乎一模一样,远远看上去跟双胞胎似的。
汤婵把行礼的二人叫起来,让她们坐到小锦杌上说话。
“你们上学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怎麽样?有没有什麽不顺心的地方?”
徽音佳音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不过二人却有别的请求,佳音说道:“母亲,新来的琴艺先生说如果我们想,也可以向她学习。我们可以修习琴艺吗?”
汤婵闻言微微惊讶,“陆夫人这麽快就已经找到新师傅了?”
之前授课的冯琴师听说是出身不大光彩,为人诟病,主动请了辞,没想到陆府这麽快就找到了新老师。
孩子有兴趣,汤婵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正好学堂明日休息,汤婵就带着姐妹俩,来到京城最好的一家琴行选购古琴。
看姐妹俩略带兴奋试琴的模样,汤婵眼中带笑,不自觉回想起了一点往事。
小时候她被养父母呆去市里游玩,曾经路过一家卖古筝的琴行。
隔着玻璃,汤婵看到里面一个与她同龄的小姑娘正在试琴,她手指上绑着义甲,坐在古筝前弹琴的姿态特别好看。
父母见汤婵的目光停驻不动,便带她进了门。
筝声明亮灵透,行云流水,当时汤婵心中十分艳羡,也生出想要学古筝的想法。
但她知道,乐器价格不菲,请老师上课更是昂贵,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供她学习这样的课外爱好,所以在父母询问的时候,汤婵摇了摇头。
她在心里想着,以後有了机会一定要学。
然而汤婵一直没能等来这个机会。她上学时没有条件,後来工作了以後实在太忙,下班时常常已经是半夜,连周末也要加班,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爱好。
忙忙碌碌到三十多岁,汤婵越来越觉得这种生活似乎没什麽意思。幸好这些年的打拼不是一无是处,汤婵看着足够她在老家小县城躺平的存款,决定提前退休回到老家,放慢节奏好好生活。
她列了许多退休後必做清单,学一样乐器也在其中。
然後她就穿了……哎,往事不提也罢。
如今这年头,清单上许多事项已经作废,但学乐器这项并不受影响。
想做就做,回家之後,汤婵就准备给自己寻摸一位老师。
想到这儿,汤婵突然想起什麽,再次把万能的宛姨娘召唤了出来。
瘦马出身的宛姨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道有没有空闲教教她。
等宛姨娘过来,汤婵把想学琴的事儿同她说了。
宛姨娘先是有些怔愣,夫人居然这样有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