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观虎斗的第五十四天
戏我看了,除了看回来一肚子气之外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至少我又让高氏做了件她不该做的的事了不是。
高氏上次撞我她还能说是不小心,因为那天没这麽多人看见她都做了什麽,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大家都没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不是盯着我就是盯着她,她再用这样的借口可就没用了。
高氏摔了,按说会有人来扶她,但这屋子里好几个高氏的人愣是没一个敢动的,因为她们都知道高氏为什麽会摔,怕这一扶就把自己也扶进这件事里了。
最後来扶高氏的人是方嬷嬷,她和高氏的情分到底和旁人不同,所以哪怕知道这一扶会被牵连她还是把高氏扶起来了。
高氏本来就不胖,前段时间又伤着了,养伤养的又瘦了一圈,没办法,谁让她要绝食呢,她不瘦谁瘦。
也幸亏高氏瘦,不然方嬷嬷一个人还真扶不起来她。
我本来是要走的,但高氏摔在地上很久没起来,我怕出事,所以决定等太医们回来了给高氏看过伤之後再走,不然弘历问起我这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说什麽,这多不好。
在听见随太医说高氏并没有真摔着哪儿起不来只是摔懵了也摔疼了之後我拔腿就走一刻也没多留。
让我来承乾宫的人是太後,所以这事太後得知道,高氏不但没有悔改之意而且还愈发变本加厉了,放过她是弘历的意思,所以这事弘历也得知道,我是回坤宁宫去了,迎冬和又夏可没跟着回去,她们二人一个的去寿康宫求见一个得去乾清宫求见。
我是回坤宁宫了,但这事还没完,因为高氏那句保不齐有人是这麽想的被我记在了心里,哪怕回了坤宁宫我也还是在想这事,我在想高氏说的这人是谁,又或者是都有谁。
如果这麽想的人只有一个那应该就是娴妃,毕竟後宫这麽多妃嫔里就只有娴妃和高氏最亲近,如果这麽想的人不止一个那这事可就不好办了,我上一世永琏和永琮都没了,所以我对这事没多上心,反正只要我好好的不管谁继位我都是皇太後。
这一世就不同了,我的孩子们都好好的,我最上心的事就该是这事了,其他事都得往排,所以这趟承乾宫我是真没白去
我以为高氏要麽不会把我话听进去,要麽就会开始处处和我唱反调,我越不让她做什麽她就越要做什麽,没想到人家还真就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虽然没再接着去御花园弹琴了但该去哪儿去哪儿,该见什麽人也见,除了来坤宁宫见我。
高氏说自己不爱惹是生非,这话倒是不假,不过那是慧妃,不是现在的高嫔。
说惹事生非其实都不对,准确的来说高氏应该是变得不给任何人好脸色了,当然了,这个任何人里不包括太後和皇帝,因为她不敢。
至于我这个皇後这儿,她应该是觉得反正她在我这儿怎麽都已经讨不了好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连我这个皇後她都敢不给好脸色,对其他妃嫔她就更敢了,所以後宫的妃嫔们现在最不愿意见的人就是她,偏她闲来无事就喜欢到外头去转悠转悠,遇不见人还好,遇见了人总要阴阳怪气一番,而且是不管你从前有没有得罪过她她都这样。
从前没得罪过的人她都没给人家好脸色,从前得罪过她的人就更得不到她的好脸色了,这些人里有金嫔,有海贵人,甚至还有娴妃。
金嫔一向跟她不对付,所以得不到她的好脸色。
海贵人那天拉住了我,所以也得不到她的好脸色。
至于娴妃,她也不知道是觉得她对所有人都没好脸色唯独对娴妃有个好脸会让娴妃成为衆矢之的还是真就觉得这个昔日盟友没用不能救她于水火,总之也没给人家好脸色。
宫里这麽多妃嫔,她也算的上是独一份了,不过应该没人想和她一样就是了
要是弘历没跟我说过处置高嫔的事要由他来,就高嫔现在这嚣张跋扈的样,恐怕已经从嫔降成贵人了。
我是没对高氏动真格的,但只要她说了不该说的该责骂我就会骂,做了不该做的该打我就会打,从前我可能还会心软,现在不会了。
可惜高氏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我就是罚她也罚不了太狠。
我没对高氏动真格,弘历也没对高氏动真格,对高氏动真格的人是太後。
高氏在御花园弹琴这事已经让太後对她很不满了,之所以没把她怎麽样是因为太後想着宫里还有一个我,这事是我该做的。
我也的确去见了高氏,不过那次我还是没对她动真格的,不过我不是就不动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