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智谋三国志 > 第73章 死神如风(第1页)

第73章 死神如风(第1页)

迅速占领青州似乎给了黄巾军一种说不出的错觉,让他们以为自己的战斗力比之以往有了飞跃般的提高。

而既然有了这个认知,仅仅一个青州如何够呢?

黄巾的扩张目标迅速锁定渤海,欲与黑山军会合,然后就被公孙瓒给教做人了。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那叫一个此起彼伏,还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然而实际战果……

只能说为不少东汉将领们,友情赞助了许多军功。

属于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战绩负二五。

他们的聚众能力是真的出众,战斗能力也是真的不行,可是在近乎屡战屡败,几次大败的情况,他们却又总是还能聚众卷土重来。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个大汉都应该反思的。

可惜现在没人有心思反思这个问题,许多人有自己的思考,关乎天下,关乎天下人,却并不关乎天下具体的每个人。

陆离不由想到自己去见那位疯哑巴,见到了却又没有出现在人家面前,充满了偷偷摸摸的感觉。

挥开那些能够身边的事情,陆离看向了如今的天下,又或者说如今的青州黄巾军。

青州临海,如今北上冀州失败,南下也已经被徐州挡过一波,再有动作,怕就是要西进了,而青州的西边是兖州,曹操此时正为兖州东郡太守。

曹操、兖州、黄巾,这三个词一旦被联系到一起,哪怕陆离这个某种意义上的历史小白,也不会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啧,待到青州黄巾军再有动作,自己这悠闲日子怕也就要面临结束了。

很多人减肥前喜欢报复性饮食,美其名曰吃饱了才有力气减。

但陆离没准备在可能会到来的忙碌前报复性悠闲,他就是很正常的继续着自己的节奏,好像真的准备将这种生活持续到地老天荒一般。

在跟着郑玄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虽然不至于将陆离前世今生持续了几十年的学习方法彻底改变,却也吸纳了一些属于这个时代学习方面的思考模式。

郑玄的许多弟子学着学着就离开了,不是死了,而是离开了郑玄这里,这属于这个时代的拜师常态,有名大儒可能弟子上千,但是会常年在身边学习的也就几百,被亲自细致传授的亲传弟子也就几十。

不少人学习过程中都是遍访名儒,转益多师,游学四方,郑玄本人就是如此,或许会在某位老师那里专门留下学习几年,但是不会像现代那样老老实实坐在学堂里面,阶段性的一年一年往上读。

尤其是郑玄这样的私人性学堂,更不可能这样,毕竟这里本身也没法提供那样的条件。

郑玄对这种事情视若平常,陆离见惯了离别后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他们只是走了,又不是死了。

非要说的话,最多不过是感叹一下世事无常,想一下这一次别离之后,可能就永远都见不到了。

不是诅咒他们死了,而是古代交通就这个条件,还真的不是说你想要见谁就能见谁的。

哪怕是你想要通信,派的人要是能力不行或运气不好,八成会死在路上。

之前陆离一直跟荀氏保持了联系,但自从他们搬到冀州之后,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断了。

陆离这边没有合适的送信人,那边也没有送信来的意思。

荀氏的荀爽伯父在长安担任司空一职,当初对方被征辟前往洛阳时,正好是陆离辞职离开洛阳后,两人就这样前后脚错开了。

而就在刚刚,陆离从陶谦那里听说了对方去世的消息,这种亲戚见都没见过就死了的情况,陆离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别说自己的亲戚,别人的亲戚他都送走了不知道多少。

事实上陆离至今仍未去投曹操,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方现在是真的缺少点资本,不是不能陪你创业,而是不能过于倒贴。

何况在没有一个能够说服人的实力的情况下,我莫名其妙看好你去投奔,这任谁看不觉得脑袋上顶问号。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乎亲友的死亡问题了。

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曹操颇有恶名的在徐州搞屠城,就跟他父亲的死有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