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种事情放在现代也是有点炸裂的,甚至能够加上“震惊”做大标题,谁知道古人反而接受良好呢。
考虑到这位是以“好人妻”出名的曹老板,他这么开放似乎也说得通。
可其实更本质的原因在于,陆离是将卞氏作为一个人来看待的。
曹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名声让对方想通了,他就是觉得陆离这样简直不要太有意思。
有些话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可事实上在某些时候,面对陆离对他而言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对方可能因为少年时期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总是下意识的将他看高了许多,而被他这么一看,让人不自觉的就背上偶像包袱。
新年过后,就是非常重要的备战春耕时期了。
这一年的春耕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新吸纳的百万黄巾能不能真正变成自己人。
兖州当地的生产资料有不少是掌握在世家豪强手中的,但大汉的官僚机构也没有完全失权,在如今拥有几十万军队的曹操来到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世家豪强再是地头蛇,也得对着刀兵低头啊。
因为陆离年节时的建议,曹操这边的屯田制提前出现了。
这也不是什么从无到有的全新东西,西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前徐州那边也搞过,现在不过是要在兖州搞具有兖州特色的屯田制而已。
就在他们这边老老实实搞种田的时候,徐州那边的陶谦在筹谋他的“正事”。
袁绍与公孙瓒兵事未休,各方也因此被牵扯着或多或少加入其中,刘协派太仆赵岐来调解关东部队,要他们各自罢兵。
至于这到底是刘协派来的,还是有人借着刘协的名义派来的,其实都不重要。
就好像曹操之前向着长安上表,被顺势正式封了兖州牧一般,到底是皇帝那边点的头,还是有人以皇帝的名义点头的,谁知道呢。
面对太仆的调停,大家都顺势下坡,结束了大汉的“内部”战争,带着军队回去种地了。
一群士兵在外面打仗那可太费粮食了,一旦战线拉长,需要民夫帮忙运粮,运粮就没法种地,甚至为了有更多的粮食可以运输,还会横征暴敛,最后往往是越是运粮,越是缺粮。
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像秦国那样,打仗不仅不耽误事,还越打越强的。
为了更好的践行春耕与具有兖州特色的屯田制,少不了要继续跟那些世家豪强打交道,陆离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谈的,陈宫那边是暂时稳住了,张邈那边却不然。
更要紧的是,曹操是真的很信任自己这位好友啊。
袁绍那边跟公孙瓒暂时停战后,也没有彻底停下战事,而是转而专心打起了黑山军,弃了袁术投奔对方的吕布,在帮助袁绍讨伐黑山军张燕的过程中,堪称屡战屡胜,万众难当。
只是他每每想让袁绍给自己增兵,却总是会遭到对方的推诿甚至拒绝。
哼!
吕布是越来越不满意了。
想当初对方所谓的讨董联军何其荒唐,最后还是自己为大汉杀贼,为他袁氏被董卓杀死的族人报了仇。相比之下,他袁绍有何功于天下,不过是依仗家世而已。
吕布那边不满意,袁绍这边也不是没有意见的,那吕奉先勇武是真勇武,但那一身臭毛病也是真的不少,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为人不喜,来到他这里虽然稍有收敛,却也是死性不改。
相看两厌的两方人是注定难以长久的,很快吕布就离开了袁绍处。
这件事情本来跟陆离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因为跟曹操有点关系,所以也就称不上跟他没关系了。
因为吕布离开袁绍后想要投奔张扬,路过张邈所在地与之相谈甚欢,惹得袁绍大为恼火,直接让人来到曹操这里,要让曹操出手杀了张邈。
这不是袁本初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但现在曹操是真的能够轻易杀死张邈的。
曹操现在对张邈或许不再信任到可以托付家眷,却也还是信任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只是曹操不想,张邈未必不疑,陆离去见对方的时候,吕布已经离开了,但从张邈的态度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对方对于曹操的不信任。
也未必是不信任,而是那种大家以往平起平坐,现在一方开口就是要自己的命,而保不保得住要看另一方的态度,这份落差与慌乱很难衍生出什么积极情绪来。
就算陆离代为转达了曹操的意思,劝道:“昔日之情谊明公从未忘却分毫,自言能够今日孟卓兄功不可没。
便是孟卓兄因袁本初不信情谊,可为名为利,为人为己,明公断无伤害之缘由,孟卓兄切莫多心。”
张邈对此只是点头,好似放心。
六月,下邳阙宣举兵自称天子,更令人瞠目的是,陶谦竟然与对方合作,先是攻取了泰山的华、费二县,接着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
知晓这件事情的时候,陆离就在荀彧身边,虽然很快陶谦就将自家同盟干掉了,但这种借着逆贼攻占地盘,攻占完再杀逆贼的操作,委实是让人开了眼了。
本来大家都生怕找不到个由能够出兵,现在你好好的一个由给出来,曹操哪里有不借的道呢。
你以为杀了反贼这事就完了,想得倒是美。
抛开了父仇,该出现的战争依旧出现了。
这一次没有父仇横亘在那里……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曹操打出的旗号是,昔日于父为难,此乃家仇,我顾念国之大事忍恨不予计较,却不料彼此之间非止家仇,亦有国仇。
你陶恭祖与贼为伍,非忠臣也,夏日兴兵,非爱民也。
似你这般的乱臣贼子,不杀不是大汉人!
成功占据了道德高地的曹操,这次只要不搞出什么屠城这等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大家都是只有一起打的可能,万万没有去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