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夏至自己来选
又是一夜雨疏风骤,天亮时分,雨水渐稀,却没停,打在院内养着碗莲的水缸上,泠泠作响。
恰逢夏至,一早膳房便做了凉面送来,面上只淋了老陈醋和花椒油,一并送来的小碗里则分别放着卤肉丶素三丝和各种浇头,宋滢挑着爱吃的拌了一碗。
煮好的面过了冷水,吃起来更加劲道爽口,一碗进肚,美味又消暑。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早膳过後,司言姑姑瞧着门外细雨,问起晚上放河灯的事。
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大燕历来有在夏至庆祝丰收丶祭祀祖先的习俗,毕竟正逢麦收,百姓们也会在这一日祈求消灾年丰,秋收能同样穰穰满家。
宫里冷清,有个节日唐梨便想热闹一下,于是昨儿下午茶散场时,约了三人今夜去御花园放灯,园内有条活水河,正合适,但这天气看着却不大适宜了。
“昨儿阴了一天,还以为今日要放晴t了。”司言姑姑皱眉。
宋滢倒是兴致不减,走到廊檐下仰头看天,“夏至就得有雨才好呢,且这雨瞧着不算大,今岁定然不旱不涝,五谷丰登。”
姑姑闻言也笑了,“娘娘心系百姓,乃是万民之福。”
“姑姑又吹捧我。”宋滢回头她笑闹一会儿,重新说起正事,“若是过了申时这雨还未见停,便叫人往各处递个话,雨天出行本就危险,河边更是湿滑,若是有人落水就不好了,不如改日再约,趁着天儿还没完全热起来,还可以再放放纸鸢。”
她伸出手,有风吻过指尖,已没了春日的湿冷寒气。
这次是真入夏了。
小雨断断续续地,仍是下了一整天,出行之约遗憾作废,直到第二日,久违的阳光终于摆脱了云层封锁,宋滢从床上坐起时,看着从窗外攀进来的日光,竟有一瞬恍惚。
五月已近末尾,暑气渐起,按照惯例,藏冰也该准备起来了。
夏至一过,京都城很快便会热成蒸笼。
凤仪宫陷入了新的忙碌之中,好在各处冰例皆有旧例可寻,接下来只需监管下头的人落实到位即可。
忙碌之馀,长公主府的帖子递到了宋滢手上。
接连听了两日工作汇报,已经从社畜工作节奏里脱离出来的宋滢早坐不住了,眼下有了现成的理由,她当即把书案上已经分门别类的工作一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了。
当然,走之前没忘了给政议殿递个消息。
亓官涯近来忙得昏天暗地,听完只是多派了两队禁御军护送皇後出行,便又埋头案牍之中。
他这些日子都在查叶侍郎。
叶孟贤是岭东府出身,妻子则是岭东巨贾文家的独女,他本人确实颇有些才学,也会交际,再加上妻家的助力,一路顺风顺水过了乡试丶会试丶殿试,最终在京都成功扎了根。
但一个外乡来的进士,即使通过散馆考成了翰林院庶吉士,留在了京都府,离入朝施展抱负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若无意外,叶孟贤应当会在翰林院慢慢熬资历,但他很快遇上了自己的贵人荣亲王亓官平,于是从翰林院调任,成了礼部真正握有一部分实权的祠部郎中。
之後他便一直在礼部耕耘,于五年前终于成了六部之中最年轻的侍郎。
他在京中名声一直很好,当初考中进士,还曾被三国公之一的许家榜下捉婿,但他直言自己定有婚约,并且未婚妻已在来京路上,拒绝了许家人,不久文氏果然来了京城与他完婚。
生下儿子叶明泽後,文氏身体大不如从前,即使儿子越大越向纨绔靠拢,夫妻也依然恩爱非常,从不见他与夫人红过脸。
德才具备,这也是现任礼部尚书更看好他的原因。
殊不知人心隔肚皮。
亓官涯慢慢整理着凌乱的桌面,同时在脑海整合思绪。
事关国库,叶孟贤底蕴到底差了些,仅凭他一人,是决计不可能这般轻易瞒天过海,况且上次在叶府问话时,他的表现可不像是真正主事的人,还有那些贪昧的银两,又去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