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式讲座的部分已经结束,进入了提问环节,有个男生正在询问研究生报考慕尼黑大学的条件。
孟镜年一手抄兜,待男生说完之後,举起话筒,将提问翻译为德文。
林檎也是第一次听他讲德语,音节多,结尾收紧,比他平日的音色要沉上两分,更有一种相对硬朗的气质。总觉得「有磁性」这个形容很土气,可是好像也找不到更通俗贴切的说法。
Schmt教授听完孟镜年的翻译之後,开始回答问题。
孟镜年在聆听他人说话时有个习惯,会向着说话人稍稍偏头,虽是无意识,却轻易博人好感,叫人产生自己说的内容,一字一句都分外重要的感觉。
Schmt教授说完,微笑着看向孟镜年,孟镜年点点头,开始翻译:「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通常需要德语水平达到C1以上,此外还需要一到两封可证明学术能力的推荐信……不过,Schmt教授忠告大家,一定要谨慎考虑,是否真有去德国读书的决心,因为他本人,包括他的同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成果,要求都非常严格。」
这时,台下有个男生接了一句网上的热梗:「你在德国读书的三年,将会是你五年人生中最难忘的七年!」
一时引得全场哈哈大笑。
Schmt教授不明所以,孟镜年便把这个梗翻译了一遍,Schmt教授也跟着大笑起来。
此时,身旁的夏新月低声说:「翻译的这个老师是气科的还是外语学院的啊?不知道叫什麽。我下学期想选他的课。」
林檎没有作声,因为一旦接腔,势必要解释她为什麽会认识。
专职科研不承担教学任务,未来在院外活动的机会也不多。想了想,还是不必额外张扬什麽。
後续还有几个针对气象学本身的提问,时间便到了四点半。
孟镜年身兼翻译与主持两重任务,讲座结束时总结陈词,笑说:「过几天就要出高考成绩,受院长委托,为我们院打个GG,如果各位同学亲戚朋友中有刚刚毕业的学生,欢迎报考我校大气科学学院。」
走廊里人群疏散开去,纷纷离场。
林檎在离开之前,又回头看了一眼。
孟镜年和Schmt教授已经离开讲台,走到了第一排的位置。
这时候,林檎才看见从第一排站起来了一个女人,米色套装,齐颈中发。
正是那回在三食堂二楼看见的那一位。
隔了这样远,不知道在聊什麽,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似乎是相谈甚欢。
在嫉妒的情绪泛滥之前,林檎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
今日讲座原本计划只在学院内部进行,但Schmt教授有意启发更多人对於气象学的兴趣,因此改成了面向全校的科普分享。因在期末,又是临时安排,对到场率并不报以期望,但没想到现场如此火爆。
Schmt教授很是高兴,用英语感谢倪叶和孟镜年对讲座付出的辛勤工作。
倪叶笑说:「不客气。您同意更改行程前来分享,我非常感激。我在校外餐厅定了座,我们回学院休息片刻,就可以出发去吃晚餐了。」
Schmt教授说:「我很期待品尝不同的中国美食。」
三人一道往外走去。
倪叶落後半步,低声笑问孟镜年:「晚餐再继续麻烦你一会儿,不知道方不方便?Schmt听说你在MPI学习过,很希望跟你交流一些学术问题。」
孟镜年微笑说道:「Schmt教授远道而来,是学院的客人,这自然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