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太后小跟班知乎 > 弃子(第1页)

弃子(第1页)

弃子

“陛下,冯家世代从武,都是有功之臣,不会不懂贪污军饷意味着什麽。钱尚书查到的应该也只是冯策的疑点罢了,不足以将整个冯家一起问罪。臣认为,既然钱尚书找到了证据,就交由刑部审理,查清真相。”

闻楚说的似乎有理,可话里终究是带着偏帮冯家的意味在里头。但冯高毕竟是大将军,闻楚帮他说话也没有什麽问题。

“闻太傅说得有理,确实需要查清真相,但是这涉及到军饷的大事,只交给刑部恐怕是不够的,老臣觉得应该由大理寺和刑部联合调查,才能不出纰漏。”

苏太师也立马接上,他哪里不知道,刑部尚书与闻楚交好,也是闻楚一派的人,若是让刑部来接受这案子,说不好最後会被大事化小。

大理寺卿杜正明平时里性子孤傲,从不结党,从他手上过的案子也向来很干净。虽然为人不讨喜,但是断案却是一把好手,他来经手这件案子,说不定还能翻出更多连兵部尚书都没找到的证据来。

“冯策不过是个被罢免的五品官,出动大理寺是不是有些过了?”闻楚自然不会认可这个提议,冯家干了什麽,他是最清楚的。

“闻太傅,军中无小事,我这老头子都明白的道理你不懂?冯策官职确实不高,但是正如兵部尚书所说,他身後还有冯家,冯大将军作为他的亲大伯,不管知不知情都难辞其咎,这又怎麽会是小事?”

苏太师是不屑与闻楚争辩的,直接将问题丢给小皇帝,从刚才小皇帝的态度来看,他觉得小皇帝大概率还是会支持自己的提议。

“既然你我二人有不同意见,那就请陛下来定夺吧。”

小皇帝看着两人争辩,也认真听着,先前虽然也有些摇摆,但是听到苏太师说到“军中无小事”,他觉得很是认可。“两位爱卿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孤觉得苏太师说得更有道理,这个冯策先前还胆大到忤逆孤的命令,想来也不是什麽好东西,兵部尚书所说怕是八九不离十,还是让大理寺和刑部一起来审吧。”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刑部尚书纪聪和大理寺卿杜正明都上前一步应道。

“此事就由你二人来调查,不可放过一丁点蛛丝马迹!”小皇帝相信兵部尚书说的话,这冯家的人一个个看着就贼眉鼠眼的不是好人,一定还干了什麽别的坏事!查!通通查出来!

“臣等遵旨。”

虽然刑部尚书的官职品级要比大理寺卿的高,但是大理寺一般只查大案和悬案,通常如果刑部和大理寺联合办案,那麽默认是由大理寺来主导审查的。

而这也一直是刑部尚书最不满的一点,凭什麽他一个二品官要听一个三品的?

这次的案子还涉及到了冯家,刑部尚书心中盘算着,还是得找机会问问闻太傅他该怎麽做。

兵部尚书早朝上揭开了这麽要紧的大案子,人人好奇,可谁也不敢跑去胡乱打听,否则说不好就要被怀疑成是案件当事人的同党。甚至大家在退朝之後,恨不得离兵部尚书八丈远!

小皇帝下了早朝要练武,接着就要听闻楚讲课。平时姜宛亦未必会次次陪同,但是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让姜宛亦必须要在场,谁知道闻楚会不会又趁机给小皇帝灌输什麽错误思想。

事实证明,即便是姜宛亦就坐在旁边听着,闻楚还是会有所行动。

讲完了基础的学业内容,闻楚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装作要给小皇帝额外补课的样子。“陛下,今日兵部尚书提出的冯策贪污军饷一案,您是何想法?”

小皇帝根本听不得有人提到冯家的人,立马冷哼一声:“兵部尚书已经查出了证据,必不会是冤枉了冯策,至于冯家到底参与了多少,自有大理寺和刑部会查明!”

闻楚几乎可以确定,小皇帝确实是对冯家不满,于是试探道。“陛下似乎不喜冯大将军?”

小皇帝正要张嘴说话,却被姜宛亦抢了先。“闻太傅这是何意?陛下的喜好岂是可以随意打听的?再者,冯大将军是臣子,陛下对他的想法都是基于他的能力和品行,太傅的问题恐怕不太合适呢。”

姜宛亦自然也察觉到了小皇帝不喜欢冯家人,这对她来说是好消息,她也不想深究理由。又或许是自己猜到了一些原因,问了反而会让孩子伤心。

小皇帝也没有因为姜宛亦抢自己的话而不高兴,想起了皇嫂一直提醒自己,在外人面前要时刻谨言慎行,不能让人抓到错处,便点了点头道,“太後说的对,正是这个道理!”

“太後言重了,臣只是觉得陛下可能对冯大将军有误会罢了。”闻楚实在觉得这女人碍事,果然还是得尽快除掉姜家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