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织空罗无弹窗笔趣阁 > 24丶24支箭(第1页)

24丶24支箭(第1页)

24丶24支箭

◎寻人◎

武英满身狼狈,入得屋来,立刻跪倒在江如簇面前。

“求芳澜君救我家主公。”

猛地,江如簇脑中一片空白,耳边不断响起嗡鸣声,她趔趄着连连後退数步,才被卉儿紧忙扶住。

武英声音更加凄怆:“芳澜君!”

江如簇接了卉儿递上来的热茶,尽饮了一杯,才总算使情绪平静下来,望向满面恍然的武英:“发生了什麽事?”

原来,近几日大雨不断,少年料定匈奴军队自顾不暇,绝无进犯之可能。故而,并未呆在营中,而是带领小部分军卫协助各雨量异常郡县之地衙门监测河流水势,安排营中卫队对有可能发生洪灾各地百姓进行提前疏散,及寻找临近避灾场所。

昨日安排完太原郡诸事後,少年便带兵行舟入上党郡,以期继续帮忙当地百姓。

“就在汾水流口,当时主公站在坝上,喊了声小心,紧接着一个浪头打下来,冲垮河道,主公人也不见了踪影。营中兵将下水数人,皆未寻到主公踪迹,反而被水冲走。”

“芳澜君,主公曾数次与属下说,您博闻广识,能知许多常人不知之事,且通晓天文地理,农学杂事,比很多长安城大人都厉害。您一定有法子救我家主公的,对吧。”

江如簇大惊失色。

“怎会这样,大灾将近,以陛下对高大人的看重,必会派都水官大人整修疏通河道。那时都水官大人不在堤上吗,他怎麽说?”

提及此事,武英脸上立刻现出一抹狠色。

骂骂咧咧称太常寺那群王八蛋,起先根本未将江如簇的示警与陛下旨意放在心上,只派了个油嘴滑舌小吏出来应卯。

後见并州境内雨势不断,沿河水位一涨再涨,这才临时抱佛脚,指挥当地郡县衙门及民衆紧急护堤,工程质量自然潦草不堪,少年便是得到上党郡受灾严重消息,才匆匆赶去。

未曾想,一进上党郡便满街都是死难灾民尸首。

他们一行人这才得知,洪水刚过境,上党郡境内汾水河堤便垮塌殆尽,不仅城外护堤的衙门官兵和百姓,就连城中百姓也未能幸免,沿岸数个村县死伤民衆皆过三分之一;受灾最严重的那个村子,全村人尽皆被洪水淹死,无一生还。

少年为稳定民心,这才不得已上堤护岸。

如今,便是连他也被洪水卷走,不见踪影了。

江如簇啊一声,心中不由惊诧,以前读史,她便知朝堂之争喋血斑斑,没想到,今日这样残忍事就活生生再现于她眼前,还涉及到她相识之人。

“那所谓的都水官站在堤上狗屁不通,只知叫人运泥沙堵绝口。”

“主公落水後,吾问他该往何处寻人,他更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芳澜君,如今能救主公的人,只有您了。”

跟随武英带来诸人立时出发,小船顺着洪水急流半夜,江如簇一行终于抵达少年落水那处河堤。

堤上果然开了一道大绝口,洪水自上呼啸而过,卷着米粮布料,牲畜尸首等等一切脏污之物,扑进城中。

因长帷帽不便于行,江如簇只得附上一层薄薄面纱,与郡县衆位长官言语交涉,其後才得知上党郡并非军事要地,郡县衙门中所藏堪舆图,多为利于农耕之平原山地堪舆图,其中河道虽有标注,实则只简单一条线。

哪条河延经哪些地方,中途有无改道,皆无具体注释。

郡太守刘大人急得喉咙冒烟,满面苦涩对江如簇道,他住所中还有地方堪舆志,但都是前人编撰,是他上任之际,随意在书舍之中购得的,其中内容并不能确保真实准确,况那本书他自带来上党郡,便一直压在箱笼中,根本未曾翻过。

“不必着急。”

此刻江如簇心中一片宁静。

闭上眼睛,整个并州的详细地图便以浮现在她脑海之中,她寥寥数笔,以勾勒出汾水以及其支流的大致轮廓,後又在其上标注几个点,欲写上关键地名。

这时却出了差错,她脑海中所记地名,与时人对当地所称之地名多有出入。

但好在大多数地方的地形地貌并未发生巨大改变。

江如簇大略描述当地地形地貌之後,立刻便有对附近地势有所了解之人站出来,将当地情况详细述之。

武英带着图纸,领数十艘船再次出发,前往各地探寻少年消息。

趁着等少年消息时,江如簇又随手画出一幅简略图纸,在其上标注数地。

“刘大人,如今雨势虽已停歇,但洪水依旧肆虐。”

“且此处河堤以尽皆决口,惟今之际,自是应该一边救助城中灾民,一边想法子泄洪。图上这几处标注之地,皆是吾所了解之溪流河谷所在之地,大人尽可以派手下民衆及长远军中兵丁,顺着这几处溪流河道一路疏通,此法或可解整个并州之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