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织空罗无弹窗笔趣阁 > 42丶42支箭(第1页)

42丶42支箭(第1页)

42丶42支箭

◎战甲◎

江如簇啊一声,手忙脚乱爬起来。

惠文君也呆住,连连道北方洪涝,南方旱灾,这天下怕是要乱。

“不会。”

世间能吃之物这样多,没有水稻还有小麦,没有小麦也还有燕麦。便是所有主食农作物都因天气原因欠收,还有猪羊鸡鸭可以宰,河里还有鱼虾可以捞。更何况,沃野良田附近都有灌溉的大河。便是天下水都被太阳晒干了,江如簇相信,大海丶长江丶黄河丶黑龙江丶鸭绿江也不能干。

只要防范及时,调度及时,总能防患于未然。

“只要不是干旱到连草都长不出来,就能用肉食补充。只要保证食用水源不枯竭,绝不会天下大乱。”

“如簇妹妹说的是。”

董七郎一边安慰惠文君不要担忧,一切有皇帝和朝中大员处置,一边由江如簇和惠文君送出门。

概是因消息来的急,董七郎在与她们辞行时,已将消息送到了长远军,待几人出得大门,少年派出的轻骑卫队,早已等候多时了。

之後数日,江信与孙永盛先後回城。

心中牵念着旱灾事,江如簇只得撂下手中一切,先找孙永盛。

“女公子此想,与吾不谋而合了。”

“吾等一行人虽走的水路,但沿途两岸,却有乡民提起,因水患事粮食作物大幅度减産。”

“船到浊漳河时,吾特地放了位从南边回来的行客上来,那人也说,南边已二十来天未曾下过雨。”

江如簇心里一突。

如此等样要麽北方大旱南方洪涝,要麽南方洪涝北方大旱的大灾年,她有生以来只遇到过一次。便是在几千年後科技发达的那个时代,也曾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更别说这个时代,既没有玉米那样高産作物,也没有红薯那样生长周期短,産量又高的充饥物。

“不知孙掌柜可否派一艘快船,前往洛河沿岸,探查消息。”

孙永盛知晓此事重大,当即应下,立刻便使人去办了。

又道去岁连带今年,肃慎两季丰産,更有猪羊遍地,他可再使船去肃慎取粮。

“女公子若是还有旁的吩咐,也只管说来。只要是女公子能提出来的,便是人托人,孙某人也一定替女公子办妥了。”

江如簇想了想,提起笔,只寥寥数道墨线,便勾勒出一副大致地图。

她在图中一连标注了好几个地方,又详细向孙永盛交代了在什麽地方找什麽东西,考察当地环境,若是有能力有条件,便就地大量养殖。

又提醒他,此次再去肃慎取粮,可叫当地百姓将羊肉放在阳光下暴晒,或者生火烘烤,制成肉干。

将水密封好,藏入长白山终年积雪的地方,制成冰块,待到旱情全面爆发,各地断水断粮之际,可将冰块使船运回来;也可将羊奶进行简单炒制,与水一起藏入长白山终年积雪的地方,到时亦可充饥。

其後,她又指了图上画出的几条经流太原郡的大河,交代孙永盛在河流沿岸,挖塘养鱼养蛙。

孙永盛对江如簇所言大为好奇。

直问她小小年纪,又未曾远行过几次,怎知晓这般多东西?

又说江如簇图中画出来的很多地方,以及当地特色作物及牲口,便是他这样走遍天下的老江湖,也不知晓。

江如簇言笑晏晏,将所有全推到风物域志,奇闻怪谈上。

“先人游记也好,奇闻怪谈也罢,必是笔者在当地听到或者看到某样东西,加以联想升华,才会写成文章刻于竹简之上。”

“吾等只需要按照先人足迹,到当地一一查实,走十处,只要有两处地方能找到竹简中记载的物事,对其加以发展,便能占领先机,大笔大笔的赚取银钱。岂不妙哉?”

孙永盛喜不自胜,连道三声妙妙妙,马不停蹄的就去办了。

因江如簇图中所圈许多地方,就在汾水沿岸,孙永盛派去办事的人,自出发後第三日便开始传信回来。

直至半月後,看着自己特地标注出来的物事,已被寻到了两三成,江如簇总算定下心来,摆弄起江信带回来那一大堆铁片。

一枚枚小小的三角形铁片,虽被打磨的十分圆滑,可想将它们全都扣在一起,也是一件无比艰难又辛苦工作,稍有不慎,便会被又薄又利铁片划破手。

望着手上越来越多的血口子,江如簇欲哭无泪。

此刻她无比想念结实耐用的线手套,光滑有韧性的矽胶手套,若是有这些东西,她白皙细嫩的手也不可能被割成猪爪子。

“卉儿,好卉儿,尔下手轻些。”

“这玩意很疼的。”

江如簇话音未落,卉儿丫头已将整碗高浓度烈酒,倒在了她手上,疼得她额头立时沁出一层冷汗,痛呼出声。

卉儿心疼不已,又万般不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