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丶64支箭
◎平阴◎
江如簇心不在焉应了一声,她满腹心思,全在另一件事上。
“孙公,陛下皇後是否开始给高大人挑选新妇了?”
孙永盛沉默许久,语气喟然:“听营中军士们讨论,陛下和皇後相中了舞阳王之女,和嘉郡主。”
“舞阳王一生功勋卓着,家中儿郎尽皆战死,只馀下和嘉郡主一个掌上明珠。听闻和嘉郡主虽还未及笄,贤德之名却已遍传长安。是各大世家贵族争相求娶的最佳新妇人选。”
江如簇皱眉,怎麽听怎麽觉得不对劲。
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以少年情况,帝後最应该给他找一个家中兄弟子侄繁茂,擅生养的女娘做新妇才对啊。
“舞阳王府子嗣凋零,以陛下皇後对高大人的看重,这个和嘉郡主应不堪为高大人良配吧?”
“和嘉郡主有七个兄长战死沙场,虽未留下子侄,可她却有四个舅舅,十来个表兄弟。舞阳王府以前也算是子嗣繁茂。”
江如簇挑眉。
若照这样说,那和嘉郡主倒还真是最适合少年新妇的人选了。
“原来如此。”
孙永盛似是想说什麽,隔着车窗,他高高提了口气,最终却未能说出话来,反而重重叹息一声。
车子停在官亭街宅子门前。
卉儿才撩开帘子,董七郎喜笑颜开的一张脸便撞进了江如簇视线。
“如簇妹妹。”
广袖深裾的董七郎亲自扶了江如簇下车,开口便连连称歉:“前些日闻听永平侯将这处宅子出让给孙侯,我便猜,定是孙公替你挑选的。果然叫我猜对了。”
董七郎围着江如簇转圈,一边上上下下打量她,一边歉意满满的说,前些日子董老夫人做寿,他被董公指派回老家,代替年迈的董老夫人进祠堂上香,昨日才刚刚回城。又说他本来今早要到通道观去接江如簇,却被董公留下来叙话。
“幸亏我使了身边人一直注意城门方向动静,不然我俩就走岔了。”
概是因长安城世家圈子时常走动,进了大门,董七郎便轻车熟路,带着江如簇先逛了一圈园子。
江如簇早就听说过,永平侯的先祖是曾经与开国皇帝一起打过江山的股肱之臣。
江山初定後,便得赐了这一处先朝重臣宅邸。
如今一看,这宅子及庭院布置果然了得。不仅精致典雅,甚至可做到一步一景。无论是透过墙边窗棂,亦或是亭台楼榭;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副完美景色。更有一道月亮门,将整个院子分割成前後两部分,前院厚重古朴,後院雅致婷婷。引得江如簇频频停步侧目。
“这宅子景致绝好,得知永平侯意欲出让後,我本是想买来送给你的。未曾想,却叫孙公抢了先。”
“我已吩咐家中仆从,将这宅子价款所用金钱,送到孙公府上了。”
“如簇妹妹,你可莫要拒绝。”
时隔数日,晋阳王出手刺杀江如簇之密事,已传进了董公耳中。
董七郎还专门向她道歉。
“都是我不好,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没能陪在你身边,当时你定是很害怕吧。如簇妹妹,你信我,晋阳王以谋反失败的罪臣身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行刺杀事,定是没几日好活了。”
“无论是我,还是董家,都不会这麽轻易放过他的。”
江如簇被董七郎牵着,安坐在软榻上。
又见他殷勤的捧茶递果子。
不由浅浅一笑。
“兄长不必费力,晋阳王已是日薄西山,不足为惧。兄长与君舅何必脏了自己的手。”
“兄长。”
江如簇挪到董七郎身边坐了,捧着他的衣袖,笑眯眯撒娇:“我有件极其重要事情,要与你商议。”
她亲自奉茶到董七郎眼前,叫原本还心怀内疚的董七郎立刻开心起来。乐呵呵的直说无论江如簇想要什麽,他都愿意倾尽一切给她买来。
“我不是要什麽东西,有兄长这麽好的郎婿,我什麽都不缺。”
“是因我前些日接到女师的信,女师说她在内宅久居,身边又没有个说话的人,总是心生郁郁。恰好近些日,她一位随父在平阴任上的闺中密友将远嫁到南边,女师想在其远嫁之前,再见她一面。”
“听说那里有黄河经流其上,河滩之上桃花遍地;四季花木,更是常年盛放不谢。兄长可否带我与女师一同去看看?”
“我从小在太原郡,受惯了兵祸之苦,入目全是厚重的墙,青色的瓦,还从来没有见过常年不谢的鲜花。若是此生有幸能得见那样盛景,如簇死而无憾。”
听江如簇将平阴景色描绘的如此之好,董七郎也心动不已。
“若世间当真有这般精妙之地,去看看又有何妨。”
他满脸笑意望着江如簇,眼中尽是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正好,阿翁预备使我去地方任上历练历练,平阴地界物景丰饶,又有黄河经流其上。若我与阿翁提及,他一定会答应。这件事就交给我,我一定办得妥妥贴贴,到时带你一起,与阿姊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