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冬天了,长头发就比较麻烦,梳头发的时候静电噼里啪啦的,也容易粘在衣服上,显得很杂乱。
好不容易把长发梳整齐,叶欣握了一把凑到眼前仔细看看,经过这半年的滋养,发质好了很多,乌黑发亮的。不过之前那些毛糙开叉还是有一些,改善不了了。
她寻思着,哪天还是剪短点方便。
收拾完自己,叶欣想了想,又进空间拿了十斤辣椒干出来,塞进背篓里。这才开门出去,喊沈卓一起下楼退房。
这时天还没全亮,晨雾蒙蒙,冷冷清清,街上没有几个行人。
沈卓呼了一口白雾,说:“不知道饭店开门没,咱们先去吃早饭?”
这年头的饭店只有国营饭店,价格贵,排场大,一般人都不敢去吃,乡下人出门更是自带干粮和水。也只有他们敢什么也不带,直接去饭店吃。
其实出门前沈卓是准备弄点干粮带上的,但是叶欣觉得大冬天的,啃干粮就冷水难以下咽,他只好作罢。
他身上本来也没什么钱,就是昨天卖菜的三块多揣他兜里了,后来买车票、吃午饭是他付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现在估计还能买两个包子的。
叶欣此时却无心吃饭,眼睛在观察路上行人。
观察了会儿,她眼睛一亮,转头对沈卓说:“先不吃饭,咱们去看看县城菜市场在哪!”
沈卓一愣,目光也看向了提着菜篮走过的一位妇女,意会地点点头。
两人跟上了那位妇女的步伐,并且默契地隔着一段距离。
沿着这条街道直走不远,左转进入稍微僻静的小巷,再走了一段路,看见一道颇有历史感的石桥,桥下是冬日静静流淌的小河。
河边,已经能看见不少人在摆摊卖菜。
是的,县城里也有一个农副产品市场,主要是附近的村民过来摆摊,相当于也是赶集,只不过这里可以天天赶集。卖的也是自家产的蔬菜瓜果,也唯有这些是可以摆出来卖的。
前面的妇女已经过了桥往河边走了,人家就是早起来买菜做饭的。
沈卓抓着带子颠了下身后的背篓,有些高兴地说:“咱们可以把昨天没卖完的菜干继续卖!”
叶欣笑着点头:“没错。正好昨天钱包大出血,今天回回血。”
沈卓听着就干劲十足。
昨天真的花了太多钱,尤其是百货大楼里采购、晚饭钱、住宿费都是叶欣付的,他眼看着她都快花三十块了,真是有点心惊肉跳,怕回去的车票都没钱买了。
现在有了赚钱的机会,怎么会不高兴。
他又不禁夸她:“还是你聪明,我就没想到这个。”
叶欣道:“那是我满脑子想着钱花嘛,当然会关注这个。”
又拍了拍自己的背篓说:“其实昨天我还带了些辣椒干来,也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出手的。等会儿我在这头卖辣椒干,你在那头卖菜干,卖完了才去吃饭,看看谁卖得快!”
沈卓点头:“好!”
两人加快脚步过了桥下去,便分开来,各自找地方摆摊。
叶欣先是转了一圈,看看这里的菜干和辣椒干行情,发现价格比镇上好不少,暗暗点头。
转的时候发现沈卓已经找了位置放下背篓了,只是那个位置比较靠边,目前没什么人。不过想想他的性格,让他去中间跟别人挤,估计也难。
沈卓看见她,朝她招了招手。
叶欣就走过去问:“怎么了?”
沈卓说:“我才想起来,称只有一把,在我这了。你怎么办?”
叶欣也才想起这个问题,不过也没多困扰,“没关系,我等会儿找好了位置,跟旁边借一下就行。”
沈卓看了看那边,还以为她是一路找位置没找到才过来的,说:“要不你跟我在这里一起好了。”
叶欣摇头,“入口那边人多,我要到那边去卖。”又从口袋掏出一些零钱给他,“这里是两块钱,你拿着好给人找零。刚才我看了看这里的价格,菜干卖四毛到五毛一斤,辣椒干八毛,你好好卖,我先过去了。”
沈卓这才明白,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她考虑周全,忙点点头:“我知道了。”
叶欣就背着背篓回到了入口处。
她人小声甜,笑容灿烂,长了一副很有长辈缘的外表,很快就在两个卖菜的大娘之间找到一个位置,放下背篓拿出辣椒干来。
放下后左右看看,见右边大娘比较面善,就笑着小声问:“大娘,我早上出门迟,忘带称了,一会儿能不能借你的用不用?我用完了给你一毛钱。”
大娘一听摆摆手:“说什么钱,要用就用了。”
叶欣连忙道谢。
天渐渐亮了,摆摊的老乡还在陆续进来,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河边市场热闹起来。
叶欣的辣椒干红艳艳地摆在干稻草上,那颜色特别正,个大,均匀,一看就是好货,进来卖菜的都很容易被吸引过来,然后她就开张了。
好东西是真不愁卖的,尤其是品质明显好过其他的。叶欣也就拿了十斤辣椒干出来,这个一斤那个一斤的,没多久就卖完了。
倒是衬得旁边两个大娘没什么生意,不过大家卖的东西不一样,也没什么好眼热的。
叶欣卖完了就把称还给大娘,又给了一毛钱:“谢谢您了,祝您生意顺利。”
大娘也不推辞了,觉得这小姑娘除了东西好,人也会来事,怪不得卖那么快,笑着说:“下次你还要称,就来我这。”
叶欣笑着应一声,收起背篓去找沈卓。
沈卓那原本没什么人,不过他们来的还算早的,后面还有人来摆摊,他就不算很边缘了,人多之后,他的菜干也卖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