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官乱语落霞事,探虚实身险真相迟(十六)
月挂枝头,乱云飞渡,今夜难太平。
雁回声顺着地图去到最里一进的书房。
白日里,此处静谧安然,边上一排翠竹点衬,颇得几分隐逸闲趣。可如今入了夜,竹影婆娑,最易藏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书房没有上锁,雁回声轻而易举推开了门。
他借着月色勉强探索,耿琨的书房与别家别无二致。
进了门,入目先是扇山水画屏风,左右各有空间,他朝左侧瞄了眼,左侧布局简单,似是茶桌,供休憩之用。他只简单看了眼,便转身进了右侧。
右侧进去置了张红木书桌,雁回声用手一抹,蹭了一层灰尘,书桌後靠整排书柜,一格空了出来,专放瓷器文玩。
书桌上的一干用具摆放齐整,雁回声来回看了几遍,并未找到可疑之处。
他把目光转向书柜。
最顶格的书柜放了些卷宗,雁回声走过去,他微微踮脚,伸长手臂,从高处取下那摞卷宗。
光线实在昏暗,但雁回声没带火折子,只得作罢,认命将卷宗放回原处。
可馀光不经意瞥见摆放的瓷器。
说是瓷器,或是用瓷人更为妥当。
瓷人怀抱琵琶作演奏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雁回声凑近观察,看这做工质料似是白瓷,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质量上等,常见于京都官宦家中收藏。
可这瓷人说不出来的怪异。
雁回声仔细打量着,终于找到怪异之处的来源。
瓷人抱琵琶的方式。
当朝琵琶以南音琵琶为主,经过数年演变,演奏方式以及流派都有所不同。
瓷人的怪异在于,身着前代服饰,抱得琵琶却是竖抱。
竖抱琵琶的方式在本朝才逐渐普及,而在前代,多是以横抱琵琶为主。
雁回声皱着眉,他伸手拨弄。
没成想那琵琶是个可活动的机关,雁回声将琵琶拨横。
似乎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没有话本故事里“轰隆隆”的山洞突然开啓。
但他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微的声响,像活扣机关发出的声音。
雁回声绕到书柜面前,重新审视,他忽然发现一道罅隙,就在书架中央。
他眯着眼,双手抓住两旁的隔栏,用力一拉。
书架一分两半。
“山洞”是不会主动跳出来的,还得靠自己动手。
这个空间极黑,伸手不见五指,若贸然进去恐怕会有风险。
雁回声还在权衡利弊,哪不防听见门口传来声响。
是谁!?
难不成是耿琨,他大半夜来这作甚!?
来不及再作进一步思考,雁回声转头踏入那方空间中,迅速关上了门。
门一经关上,外面的机关又自动复原。
来者并不是耿琨。
姚温打着蜡烛,方才小范叮嘱于他,开啓暗道的机关是一个琵琶。
临行前,范饮溪愁眉苦脸,“姚大人,我没进过暗道,您这番切记要小心,若有危险就赶快回来。”
姚温知晓这是小范真心实意担忧,“无妨,我总不能开门撞鬼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端着蜡烛,蹑手蹑脚走入书房,来时专门去看了耿琨那边,耿琨已然和衣睡稳,眼下便是最佳时机。
姚温按着范饮溪同他说的,找到了那个小机关,他瞧着瓷人,心中却生出不安。
白瓷质乘上品,而这瓷人雕刻精美,恐怕价值连城。
耿琨一个县令怎会有得起这物,哪怕他亲戚是段嘉玉,京官的俸禄支付京都的房价都够呛,哪来的馀钱……
但眼下不是想这个的时机。
姚温按下心中的疑惑,上前拨弄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