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定会有。
于是,刘吉开始进一步歌功颂德,而且有理有据。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唯有嫡长子可世代承继,余者虽骨肉,却无尺寸地以封。”
“诸侯诸王也有一颗爱子之心,叫他们于心何忍?”
诸侯的其余骨肉里,或许还有娇妾所生的爱子,却只能是一介庶人,可不得心疼死了?
推恩令正可解此忧愁。
“再者,仁孝之道,何以宣也?”
皇帝都以江山分封子弟了,尔等诸侯王天降馅饼吃进肚里了,却吝于分给子弟,这还怎么利于宣扬仁爱孝道?
“陛下及王兄之言行,更是广宣仁孝之德也!”
刘吉的一番话,部分参考了主父偃献推恩策时的论调,说的是大义凛然!
当然,真正戏肉的后半句: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就不必言明了。
正如先前所说,古人不是傻子——身边两位也只是庸人,城阳王则是大智若愚,只是没有反抗之力而已。
刘豨&刘壮:“是极是极!”
点头如捣蒜。
引路宫奴的步伐有一瞬乱速。
立即又恢复如常,每一步迈出都似是掐表量尺过一般。
刘吉:嘻嘻。
最后总结陈词:“如此人人喜得所愿,推恩之制,真可谓一项德政啊!”
此时正好到达了王宫正殿前的长阶下。
刘吉抬头仰望,像在升旗仪式上行注目礼。胸前的隐形红领巾,都快具现化了!
坚决拥护陛下的政策!
赤诚之姿,气势凛然。
就很正!
……
脱履入殿,趋步上前,行礼参拜。
“臣弟刘豨、刘吉、刘壮,拜见殿下!”
城阳王与刘吉三人虽为兄弟,更是君臣。
一套面君礼毕,城阳王刘延亲善地赐了座。
长幼有序,三人依次入席落座。
随后刘延与三人挨个寒暄一两句。
轮到刘吉时,垂问道:“三弟身体可大好了?”
刘吉的臀部落在支踵上,腰背挺直,跪坐得端庄又文雅。
眼下没有迎风咳上三咳,可放在膝上的一双手,却是手背筋络青紫,十指纤长瘦白。
平添一分体弱无害,先就卸了旁人三分心防。
“叫王兄挂念,臣弟惶恐。”刘吉低眉垂首,姿态恭顺。
“万幸得天庇佑,开春天暖,身体也好转起来。”
刘延笑容欣慰:“那就好。”
然后就去与刘壮寒暄了。
暂时没有刘吉的戏份,他又开始走神。
说起来,刘延都为三个弟弟割地、请封列侯了,但在长安的允准诏令下达之前,他们其实并不知情。
可见在推恩一事上,作为一方主角的三人反而无关紧要。
刘吉以感激濡慕的眼神作掩护,观察起对面的刘延。
典型的富态中年人面貌,浑身一股熟悉的…微逝微摆的气质——
已经预见结局,又无力扭转乾坤,还被推到人前,做了推恩令科目的模范生。
想要摆烂算球了,可为了性命着想,又不得不应付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