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看似奚落刘吉,实则在骂朕呢!
但没等刘彻开口,刘吉就已看似茫然地开问:
“主爵都尉的意思是,大汉不该对匈奴用兵?”
阴阳一个人而已,技能前摇和燕国地图一样长。
汲黯冷然坚定:“君侯固然有进献神粮之功,但若要天下再无饥馑,唯有清静少事,无为而治,不兴兵戈。”
“否则便是天赐神粮,却无农夫耕种,也要饿殍遍野!”
大概是话不及时说出来,过夜就馊了吧。
汲黯到底是在这大喜关头,说出了他心里所想。
但生于东方神秘大国,长于世界格局巨变之初的刘吉,他可不是国内早些时候的理智公知!
设身处地想想,谁能忍受东大的邻国年年入境挑衅,没事儿杀掠千把个人民玩儿,而东大却不敢吭声儿不敢回击?
反正他不能!
刘吉零帧起手,就是阴阳:“怎么?在马邑之谋以前,匈奴就是良善好邻居,与大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曾进犯侵扰大汉?”
那白登山上被围的是谁!
及至后来,这边和着亲呢,那边不还是照样劫掠!
刘吉斜眼看汲黯,追问对方:“全国因出击匈奴而颇受劳苦,就不管犯边的匈奴了?”
“以你之意是,牺牲北疆百姓的性命,总比全国百姓受累要好?”
这会儿牙尖嘴利进攻性强,人设ooc了?呸,他人设灵活着呢!
但唯独不会是哑巴受气包人设。
“怎么?北疆百姓就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命贱啊?”
真敢大张旗鼓地承认,信不信北地百姓反一个给你看看!你汲黯敢承认,遗臭万年信不信!
“不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甚至想用北疆百姓的血肉筑起城墙,以求苟安后方啊?!”
籍贯位于匈奴劫掠区的刘吉,可听不得这种话!
汲黯急忙反驳:“我何曾有过这话……”
他只是信奉黄老之学,惟愿清静少事……
刘吉直接抢白:“怎么?每年匈奴‘杀掠吏民数千人’的进犯战报,是假的吗?北疆官民流的血,是假的吗?!”
常在互联网冲浪的人都知道,吵架对线从来不需要腚对腚眼对眼,有条有理地一一辩驳。
只需抓住一处破绽,猛猛进攻就行。
刘吉根本不管汲黯的西南夷、两越之类的,就只抓住匈奴一处。
反正争执是因匈奴问题而起,焦点也是对匈奴的国策是战是和。
汲黯张口辩驳:“匈奴进犯北边,是纤芥之疾;劳苦全国百姓,却是覆国之危!如何能相提并论?!”
刘吉的心火是欻欻直往上蹿!
“说白了!你不过就是觉得每年被匈奴杀掠几千人,这事不值一提!
反而觉得,如果每年向匈奴进献几千汉人,就可换得一年和平,这笔买卖还很划算!”
就像是和亲一样,嫁去一个又一个大汉公主,就能与匈奴维持数十年表面和平,他们也觉得是一笔划算买卖。
汲黯被刘吉的曲解假设,噎得心塞窒息。
“强词夺理!强词夺理!”
他何曾说过每年向匈奴主动进献数千汉人,以求苟安!
但置之不理,任其劫掠,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急了你急了!”刘吉是越战越勇。
“可主爵都尉,你殊不知,你所谓的顾全大局的谬论,才是覆国之因!”
“你!你!”汲黯浑身颤抖。
汲黯不至于是刘吉话中这等无耻之人,但吵架嘛,气势第一。
刘吉开始假设:“今日匈奴杀掠大汉数千人,大汉不予痛击,苟且偷安。来日匈奴得寸进尺,杀掠上万人,大汉又是否予以抗击?”
“恐怕以主爵都尉之意,万人边疆百姓性命,换得中原千万汉人安宁,这买卖倒也划算?”
“但若再进一步,杀掠数万人呢?数额都与你所说巴、蜀筑路者齐平了,那时是否要予以抗击?”
汲黯想要分辩:“可适度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