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汉武帝自称 > 10事情了结(第2页)

10事情了结(第2页)

十钱可买粮一石半,一千钱则可买粮一百五十石,相当于五口之家的农户一整年的收入了!

所以说,郭解怎么就不满足迁徙条件了?

家资即便不满三百万,亦不远矣。

郭解哪里家贫了?富着呢!

再看他的手下,县官说杀就杀,更敢在宫门外截杀告状苦主。

这不是实打实的乱众之民?

那杨姓县官主张迁徙郭解,真是再有理有据不过了,他们父子死的冤啊。

“郭义侠言重了。”话已至此,刘吉不再多说,也不去计较郭解的神出鬼没。

不过,想来那告状的杨家人此时已在路上了吧,如果最后还是被郭解的人杀了,何其无辜!

刘吉终究重申道:“麾下甚众,却不能加以约束,其为祸之巨,不下于匪寇也。”

“许多恶事即便不是郭义侠亲身所为,其罪却更甚于亲犯。”

“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2”

刘吉将班固对郭解的看法,送给了他。

“望尔能细想一想,否则你一族,恐怕不能安居茂陵县了。”

否则像历史上的那样——被查办族诛,就是他必定的结局了。

“你难道欲向皇帝进言,诬告我等兄长!”有人嚷嚷道。

两个院子上空气氛一变,再次压抑危险起来。

郭解亦不言不语。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刘吉最终只道:“郭义侠,我只望你惜名。若不想遗臭万年,还留得一个侠名,就别事后报复老翁两家。”

不等郭解分辩,刘吉又已拿话堵住:“我的意思是,管好你的麾下拥趸,你知与不知情,都保证别为难他们。”

“郎君放心。”郭解一时言辞激昂,“解从来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为赴士之困厄,不惜残躯!”

刘吉知道,后一句是载于《史记》的游侠精神。

不管郭解是否对他之前的一番斥责心中存怨,还是觉得他看轻了自己布衣之侠的道义。

总之,郭解不会为难老翁两家就好。

为了把两老翁作为彰显品德的旗帜,郭解或许反而还会额外确保两家安宁。

“如此甚好。”

刘吉语气冷淡:“今夜就此了结罢。”

“郎君有缘再会。”郭解也不愿再说。

这一场相遇是相看两厌,不欢而散也就是注定结局了。

郭解带领麾下退出小院,又到隔壁去,亲手给两个老翁奉上各一千钱的赔偿。

事情了结。

关门吹灯。

回屋睡下前,陶杯不确定地提议:“郭解鼠辈万一趁夜偷袭,我们人单力薄,恐怕不敌。是否连夜赶路为好?”

郎君应当是在出发前一日入宫时,受过王上指点教导,又告知重要轶事秘闻。

且郎君本就毓秀于内,所以这一路行来畅通无阻,碰上迁徙的豪侠郭解也能痛责斥骂,有理有据,大获全胜。

但游侠言行无忌,就似那粪坑里的顽石,郎君却如那高山美玉,两两相碰……

“无妨。”鲁直作为走南闯北过的人,倒不担心郭解他们去而复返。

“他们若要杀人灭口,刚才当场就动手了。”

颜枢则更加深谙人性幽微。

“诚如郎君最后所言,郭解既自诩侠士,便会重视名声,不会做郎君早已揭露、事后报复的不齿之事。”

“再者,郭解并不赞同郎君之言呢。”

颜枢同为儒生,对郭解手下只因那儒生批评之言,就杀人割舌的行径,深感同仇敌忾。

“恐怕他郭解认为,不是他亲自手刃杀人,他便是清白无罪的。”

刘吉接话:“既然郭解自觉无罪,就没有杀我灭口的必要了。”

“安心去睡吧。”

就算郭解不能约束手下,又出现擅作主张的情况,喽啰们悄悄前来杀他,也还有开启环境监测扫描功能的系统狗在。

有可以提前预警,瞧不起他们战五渣的系统狗在,足以让对方有来无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