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晓的好久不见
第二十一章与何晓的好久不见
开学前,谢文又去大姨家住了几天,去舒中转了。
在那里待了三年。这三年里专心做了两件事,好好学习和喜欢盛星。
特意转到仁峰亭,和它做了告别。它见证了自己和盛星的点点滴滴,在每个读书的清晨。
青春之所以那麽难忘,未必全是对号入座的情感,还有那个时候努力的自己。
再想想,对盛星的埋怨也没那麽深了,其实阴差阳错也不全是遗憾,至少那麽努力过的青春现在看来也是有收获的。
只是,无论怎麽自我安慰,终归意难平。
没人知道,哪次告别是永别。
8月底,谢文收拾东西,啓程去武汉。这麽多年一直在外奔波,倒也没有多少离家的愁绪。
只是在拾行李的时候,又一次翻到了那个珍藏许久的百宝箱。
想了想,将它压在衣柜的最里面。
大学生活一切都是新鲜而又生动的,新来的同学,丰富的活动,轻松的环境还有吃不完的美食,都让谢文应接不暇。
第一次住校,谢文运气不错,几位室友非常投缘。
有一位叫炜玲玲的姑娘,比谢文大半岁,性格淡淡的,话不多,很有主见,人也大气,和谢文一样,不是个在意细枝末节的人,两人的磁场倒很契合。
很多人都说成长是青涩而又痛苦的,谢文却很喜欢这样的成长。缺少了熟悉环境的映射,一些记忆在慢慢模糊,整个人开阔了许多。
那个时候□□盛行,是大家的主要联系途径。小女生总是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空间里的说说就成了大家相互分享心得的重要场所,谢文也不例外。
高三毕业之际,劳动委员申请了一个班级号,所有同学进来了。同学之间想单独联系,也是通过这个班级号自行相加。
与盛星那通不欢而散的电话之後,他如同隐形人,彻底消失在谢文的世界里。班级群常常有同学在里面相互分享各类趣事。盛星从未回应过一次,谢文也是。
2008年的10月1号,军训刚刚结束。赶上十一假期,老谢实在太忙顾不上他俩,加上十一的票实在太难买。谢文不打算回合肥,趁着假期,在武汉转转,熟悉这座城市。
同宿舍的另三位姑娘,都成功抢到了票,最迟一位,1号晚上的车。
于是,大家决定1号中午,宿舍聚餐。
一来告别悲惨的军训生活,二来正式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
9月30号的晚上,谢文在说说里更新了一个状态:明天中午校外火锅聚餐,自我放逐的个人假期即将正式开啓,还外加了几个小企鹅转圈圈的表情。
十一的天气依旧炎热,立秋已过,秋老虎的威力在这样的火炉城市,威力不可小觑。
谢文他们吃完火锅,刚出店门,对面站着一位高高瘦瘦,一身军装的男生。
谭文婷突然尖叫了起来,拍了拍他们几个:“快看快看,好帅啊。刚刚经历过军训,真的对这样的兵哥哥毫无抵抗力。”
肖冰摇着谢文的手臂,指着男生:“臣附议。你看那身板,哎吆我去,要不我去要他手机号吧。”
谢文被肖冰摇得头晕,仔细一看,有些眼熟。
身着军装,背着一个黑色的运动包,半挂在右边的肩膀上,脚下瞪着一双棕色的马丁靴。皮肤干净透着小麦色,一看就是在阳光下接受过训练的人,这样的肤色使得本就立体的五官添了一份英气。
松松垮垮地站着,低着头玩手机,那股纨绔的富家子弟气息不经意间又溢了出来。
男生注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耸了一下背包,径直往谢文的方向走来。
待稍微靠近一点,谢文才认出是何晓,她的高中同学!!!
这个本该在南京的同学,活生生地出现在她们学校的火锅店前,满满的不真实感。
还夹杂着那麽一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谢文快步走上前,想捏捏看是否在做梦。手伸了一半方觉不妥,收回又略显尴尬,在空中划了个角度,变成了将右侧的碎发别到耳後:“你怎麽来了?这是偶遇吗?”
何晓看着她满脸写着惊讶,嘴角弯了弯:“不是偶遇,特地来看看你。放了三天假,想出来转转,突然就想到了你。”
周边三个女生发出了一阵“哦”的声音,尾音拖的很长。
男生身穿军装是加分项,何况何晓的颜值本就能打。
“特地来武汉转转就能精准找到火锅店,兵哥哥有心啦。”肖冰说完眼神毫不避讳地在两个当事人身上转来转去。
谢文:“……”
谢文岔开话题:“什麽时候到的?吃了吗?”
何晓大大方方地回应:“没多久,我在车站随便对付了两口,男孩子哪那麽矫情。”
谢文心里一突,这句话盛星也说过。
何晓看谢文神情暗了下来,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咋啦?是不是在搜罗武汉美食招待老同学?”
“当然,你千里迢迢,我不得尽一下地主之谊嘛。”
“好,拭目以待。送你们去宿舍,我去找个酒店,回头约你。”
几位女生识趣:“不要你送,谢文,赶紧招待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