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西滇湾开渠一事涉及衆多劳工与兵力,光有一个规划布局的赵景之是远远不够的,後续还得是军方镇守才行。
是以经过齐徐两党你来我往不断争执,小王君最终还是决定宫中御卫改为新上任的校尉方禄海接手,徐林则受命前往西滇湾驻军。
为了赶上赵景之的进度,徐大将军一接到圣旨,第二日就走了。
不日,清窈就带着宫中夫人与公主来到了开福寺。
一声钟响,悠远空长;两排雁鸟,振翅而上。
开福寺位于樊城与都城的交接之地柘桑山上,算不上什麽高山峻岭,比起峣姜其他叠嶂高峰,此处最多算个清静景绣的丘陵地貌。
此地有名一则是开福寺後的圣佛洞。
一座天然形成的石岩洞穴,因里面千奇百怪的山石状似造型各异的菩萨故而得名,偶尔落日馀晖之际可见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色,故而颇有含灵传闻。
另外就是齐相妹妹齐家小姐齐姄六礼束修赤诚拜师的兰因师太了。
据说这师太一眼可窥三生,两眼可破红尘,无论开解心结亦或是了脱困扰都无有不灵的。十里八乡的善行善事更是做了不少,是以积攒了厚厚的名望。
庙宇落座于柘桑环绕的翠绿峦绣之中,因齐姄师徒二人的缘故,香客中不乏富商权贵,是故修缮得雄伟广袤。
共计三十三间香堂,几乎覆盖整柘桑山山巅,放眼整个大陆都算得上是拔尖的尼姑庵了。
近来整个都城都晓得王後大病初愈,特意前往开福寺礼佛求恩之事。许多闲散香客都想趁此机会一观传闻中王後国色天香的倾城容颜,峣姜王听闻後无有放心。
是故鸾驾驾临柘桑山时,声势浩荡,随行衆多,且其他香客皆被阻拦山麓之外。
一连三日,全寺上下一衆僧尼除了修行,便只接待宫中来客。
作为住持的兰因自然避无可避,首当其冲陪同在旁。
立于观景台俯瞰山中景色,草木茂植,溪水淙淙,丝毫不见寒冬迹象,堪称钟灵毓秀。
虽瞧上去春意盎然,可这山顶的温度到底是不可小觑的,青山扛冻,人则非矣。
山中雾气打湿氅裘,形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挂在外露的雪白色毛发上,清窈捏了捏冰凉的掌心,回头望去,跟在她身後的馨姌与穆姻更是不行。
不怎麽耐寒的二人,皆冻得有些脸色发紫。
今日天不好,未有日头,且寒风簌簌,怨不得大家都冷了,侧了侧身,她望向身旁的兰因。
未曾擡眸,对方便已然会意:“香堂中已备下茶水,还请娘娘移步品鉴。”
满意地点了点头,清窈道:“都说师太佛法高深,待人视物慈悲亲善,今日得见果真善眉祥态平和近人。”
“娘娘谬赞,贫尼愧不敢当。”
为表恭敬,这位兰因师太礼数十足,总是低着头,瞧不清眉目,清窈亦没有弯腰瞧人的习惯,只注意到对方宽厚的耳垂和温和沉稳的嗓音。
“唯有一事,心中盘桓,万望娘娘开恩允准。”
“师太但说无妨。”
“我佛慈悲,广施仁善,今日得见娘娘亦是敦厚端方雍容大度之人,贫尼才敢直言。开福寺从建寺以来从未有过封寺之行,娘娘大病初愈恐有俗人叨扰,王君体恤无可厚非,然善缘结善果,还望娘娘准许开放山东十三座香堂以供诚心礼拜之人求取心安。”
衆人往香堂的方向走着,忽而清窈的脚步一顿,跟在後头大批随行也只得急停脚步,因师太忽如其来一番略显犯上的话,平添生出许多惶恐来。
而後却听王後娘娘不愠不怒,和善道:“本宫是诚心来拜佛的,又非养清闲,自然没有自己拜了便不许别人拜的道理。凛冬降至,不好寒了百姓们的心,更不好寒了诸天神佛的心。”
放开口子也好,不放开口子也好,于有些人而言没所谓,该来的总会来的。
说罢,又吩咐侍女道:“苕华,去跟山下的翟统领说一声,让他东边放开一条口子来,人马往山上移,凡能交出照身帖的,皆可入山两个时辰。”
兰因师太弯腰拜了拜:“娘娘圣见。”
香炉烟缕袅袅,闻起来厚重古朴,衆人皆于寺中最大的香堂中落座。堂中央一只鬲鼎,温着热水。
上位清窈与穆姻,侧位一边是解束公主,一边是兰因师太,周围站着一圈宫人尼姑,闲聊四方。
正说着天音寺的老和尚了缘大师善作丹青,爱好山水鸟鸣,笔下画作皆意境深远云云。忽而有丫头来报,说门外站着兰因师太的徒弟,姓齐,要求见王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