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千纸鹤简笔画 > 走啊(第1页)

走啊(第1页)

走啊

《凌云》是由云城杂志社创办的半月期刊杂志,以“凌壮志雄心,攀青云之巅”为办刊宗旨。刊物内容主要包括卷首语丶文苑丶人物丶杂谈丶话题丶人生丶生活丶小说等,一经问世就爆火大陆,销量居高不下并屡创新高,在衆多杂志销声匿迹被人遗忘时,唯有它还固定为人们带来音信,因此被誉为大陆出版界的“常青树”。

但再传奇的纸媒遇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也会走入没落。

我在上一世曾刷到过一个帖子,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凌云》的叹惋。那天《凌云》正式宣布停刊,引起网上诸多热议,许多人纷纷把曾经买过的《凌云》找出来,分享着曾经和它的故事,视频条条高赞。

我的记忆像墨色缎带泼上了几片牛奶白,随着朝阳的出现,那泼墨般的白开始一点点销匿,透露出原本的模样。

虽然还有很多事情不记得,但说《凌云》的那篇帖子我却印象深刻。

我记得帖子最後说:“《凌云》的停刊,无疑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时代,那个蒲扇慢摇树下看书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停刊,则是那个时代给出的讣告。或许,也成为了千千万万阅读者美好年少时光的祭亡诗。”

话语中满是惋惜,但帖主最後一段却生生扭转了基调。

“尽管《凌云》的纸质时代结束了,但它无数次鼓励丶培养丶支持过的青少年们正在社会散发光和热,‘凌壮志雄心,攀青云之巅’的宗旨依然存在。”

“只要凌云之志不灭,凌云就长盛不衰。”

我依稀回忆起当初自己看了这篇帖子很久,不过现在却想不起缘由,或许也为这样一个时代的落幕而惋惜吧。

桌上的《凌云》封面精美崭新,我知道这还是它主场的时代,销量久居高位,在出版界丶文学界都有极高的名气,很多人都以能登上《凌云》为荣。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朝阳给我这本《凌云》的用意,直到我睡前将它当做床边读物看完,才明白他的用意。

《凌云》的最後一面用油墨印了个活动——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

“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是由《凌云》编辑部举办,面向社会的一个创作活动,分为青春栏目丶古代栏目丶纯爱栏目等等,参与成员没有限制,但要求必须原创,评比审核由编辑部初审,初审通过後,将会出一期特刊,收录所有参赛作品,特刊後面会有一张推荐票,读者们可以在推荐票上填写最喜欢的三个故事,将推荐票交给书店老板,最终汇总到编辑部。

当然推荐票票数高低并不是最终成绩,编辑部还会和其他文学界老师组成评委团进行打分,分数和票数在特定比例的计算下得出最终成绩,根据那个成绩,评选出每组前三名作为此次活动的得奖者。

我特意关注了一下奖励,眼睛随之一点点亮起来。

一等奖:三万元奖金加《凌云》一季度的“故事期刊”对应栏目版面。

二等奖:一万元奖金加《凌云》两个月的“故事期刊”对应栏目版面。

三等奖:五千元奖金加《凌云》一个月的“故事期刊”对应栏目版面。

最底下还有一段解释,在“故事期刊”上的作品,按照字数结算稿费。

我盯着奖金以及“稿费”两个字,心很难不动。《凌云》对作者向来大方,哪怕後面纸媒没落,网文大热,不少人哀嚎稿费低,我也常能看到“《凌云》从不亏待作者”的言论。

此刻,黑体小字仿佛已经变成一个个的金币在我眼前跳跃,如果不抓住,我简直枉为温笙晖。

我终于明白朝阳送给我《凌云》的用意,尽管不知道他从哪儿得来的这个消息,但它无疑解决了我的困境。

只要我能得奖,我就可以还清温家夫妇的钱,并且打开自己的一条路。

可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冒出来唱衰。

我能行吗?

参加这个活动的人肯定有很多,我不过是个高中生,能行吗?

这个念头没冒出来多久,就被另一个念头吹散了。

我怎麽就不行了呢?我还没有试过,为什麽要轻易说自己不行?

我上一世好歹写了很多年小说,怎麽着也要比现在的自己多一点经验,我凭什麽不行?

心中一番拔河般的拉扯,我决定参加这个比赛。

考虑那麽多有什麽用,反正现在写个故事去投稿也不亏,再差不过就是不能获奖,对我来说并没有什麽损失。

我的行动力一直是很高的,做出决定的当晚,我坐在书桌前,看着升起的明月,翻腾着我脑海中的思绪,一个故事终于有了雏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