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不清
“咚……咚……”这是一处夹缝在已经搬迁待拆区弄堂角落里的昏暗潮湿的矮窄简易厨房。房顶是些从其他拆迁地拾捡来的破碎黑灰波浪纹瓦斜堆上的,雨水穿越层层缝隙流淌进来,一下丶一下,有节奏地敲打着倒扣在煤气罐塞口上挡雨的塑料盆底。
塑料布与破木板以及花色不一的瓷砖堆砌的房墙,在深冬腊月寒九天里,毫无取暖作用,四七个孩子围缩蹲在角落里互相借暖,最大的九岁,最小的三岁,都是被卖来的。
买他们的是一个叫阿宾的中年人,焦黄齐耳短发戴着一副粗黑框眼镜,脸色黑黄夹红,肉脸毛孔很明显,厚嘴唇里裹着参差不齐的黑牙嚷着发音不精准的粤语,不过就算他发音准确,这些被买来的孩子们也听不懂,他们皆来自不同国家,不但听不懂这里的语言,连彼此私下交流都很难。
“吱——~”伴着熟悉的刺耳声,用黄胶带封边的塑料布铁框门从外推开,阿宾和一个膀大腰圆的暗花裙短发中年女人闯入窄小的空间,几个孩子纷纷蜷缩後退,挤到不能再挤,靠最里面的孩子已经被压得喘不上来气,但仍强忍着不肯发出声音显露自己,生怕被选中带走。
没有人知道被选中後会遭遇什麽,迄今为止,那些被选中带走的孩子也都没再回来过。
“赵姐,你瞧瞧,这批男孩儿多,女孩少,模样都不错,远洋货,没麻烦。”
中年女人手粗眼忙扒拉几个挑鱼似得瞅了瞅,不太满意,“都太小,我从头带亏叻。”
“诶呦,你还嫌小,大了什麽都懂了,不好训,我这也是特意给留着的,犇哥前天就跟我说他打包,他那边要断货了,急。”
中年女人双手抱臂看了会儿,斜眼冷哼笑了笑,“到底他会做买卖,雇个三流医生就开张了。不像我,还真下不去手。要不都说良心不值钱呢。”
阿宾陪笑几声,“我这也是不忍心,当给自己攒阴德,低价转你几个宽宽心啦。”
中年女人指指他抿笑,“选几个灵气的,我也少亏点。”
“那个,那个,”阿宾在孩子堆里挑挑点点,“还有那个,那可是从美国大价钱买来,厉害哦!”
“是叻,那就他。”
被指的孩子们只稍微一拍肩膀便傻傻地站出来,那个美国买来的孩子就趁他们混乱之际偷偷向後挪到角落,用油桌布把自己半个身子藏起来,可惜这一切都被中年女人收入眼底,愈发觉得这孩子机灵适合培养,于是在阿宾扭脸找不见人时,主动上前告诉阿宾男孩的位置,把人揪了出来。
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以三万二港币的价格成交,价格偏贵的女孩被拎着手,两个男孩在後面手拉着手,跟着中年女人走出了这片无人区。
起初,中年女人很在意那个机灵的孩子,怕他会在到大马路上後逃跑,担心不已,脚步也时快时慢,谁知就这样走街串巷,甚至路过人流密集的商区,小男孩也只是好奇地仰头观望,始终没有放开另一个男孩的手。
转眼走完大半,仅剩两个路口。第一个路口转弯是区域警局,她的心不由绷紧,注意力转移,催促着孩子们走快点,没人能听懂她的话,只是跟着。
小男孩认出建筑上的英文,谨慎地偷看前面女人厚实高大的背影,这女人每走一小段路变要回头看他们,现在突然不再回头,只顾闷头走路,是个很好的机会。
眼看就要拐过去,离开第一个求助区,男孩决定搏一搏,在下一个人出现的同时就扑上去。
他正这样想着,走在前面的中年女人突然停下,害他险些撞到肥厚的屁股上,侧过头去,居然看到一个警察打扮的人正笑着和女人说话。
“又来三个?”
“是啊,唉,现在困难,很多大陆仔走走停停,嫌小孩累赘,扔路边叻。”
“不像样,怎麽可以随便扔小孩喔,不负责任。”
“是叻,是叻。”
“你们福利院真辛苦,多注意劳逸结合啦,每天看你忙进忙出的,抽空歇歇知不知?”
“知啦知啦,李警官你好心。”
“你才好心,坚持十多年的义工,福利院的老人们常跟我聊家常夸你……”
李警官人热情,嘴爱说,也是巡逻闲的没事干,小男孩虽听不懂话,但见中年女人和警察关系亲近,不敢突兀求救。
他把目光转向从附近菜场买菜归家的路人,男人pass,年轻人pass,老人也pass,他把目标定在年岁差不多的中年妇女身上,可没等看面相没挑到合适的,这两个人已经聊完各自分别了,他急得不行,如果离开警局范围成功几率会更渺茫,顾不上许多,直接拔腿奔向马路对面的一个拎着蔬菜的女人身边,紧紧抱住她的腿,“mama!mama!me
,isme!”
今年才四十出头的黄江甯送完自己儿子上学後买菜归家路上,莫名其妙被一个小孩儿抱着喊妈妈有些惊吓,四处观望着一边想摆脱男孩,“你,你是谁?别抱我!你的家长呢?”
“mama!mama!”
“谁家的孩子啊!”
中年女人带着其他两个孩子跑过来,嘴上说自己是男孩的妈妈拉拽男孩,几人的争执引起街道其他人注意,刚刚分别的李警官闻讯而来,“怎麽回事?”狐疑打量黄江甯,“找到妈妈了?是你遗弃了自己的孩子?”
遗弃儿童可是犯法的,黄江甯胆小怕事,手里的东西都掉了慌忙解释,“不是的警官,我不认识这个孩子,我只有一个儿子,已经上小学了,这位说是他的妈妈,认错了。”
李警官皱眉,“你不要狡辩,刚才我们还聊起,这位只是好心收留遗失儿童的福利院义工。”
“可……”
小男孩就是不撒手,把头埋进黄江甯的裤子,不停地叫妈妈。
算小男孩歪打正着,最近上级严查买卖儿童以及遗弃儿童的案子,若有重大发现,是升职的好机会,李警官刻不容缓,语气坚决,“跟我回局里,我们会调查清楚。走。”
“诶呀,我还急着给我儿子做午饭的!”
“让你走就走!”
中年女人更不想去,毕竟她是真的在犯罪,“李警官,你看,我这还带着俩,不方便,要不我先回去送一趟再来?”
她想趁机逃跑,可惜没给她机会,被一句否决,“让我同事送回去,你是证人,要在场。”
进警局,年纪偏大的男孩发现这里的人能听懂英语,这才开口,“I'mSingaporean,thiswomanboughtusfromaman。”
李警官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年女人发现事情败露扭头就逃,并迅速给同夥打电话通风报信,“跑!”但没等跑出大门便被四五个警察按住押回。
黄江甯被简单询问後放行,孩子们临时安置在一间会议室,一个年轻的女警还贴心的给他们买了饮料和面包,用英语和他们聊天。
年纪大的男孩词汇量可观,能与女警顺利交谈,另外两个年纪还小,不太能听懂,在女警问小男孩他来自哪里时,小男孩只能勉强拼出“U。A”,女警以为他来自德国,惊讶道,“那麽远!你是怎麽来的?”
复杂的词小男孩更听不懂,他也不在意女警闲聊的话,磕磕巴巴用英文单词简单拼出他想问的问题,“where,igo?”(他想问“我以後会去哪儿”,不会说would)
女警试着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试着宽慰他们,“Go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