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老子当ppter(完)苏敬仪还能捞……
“统一司法考试针对的是司法学院学生,确切说是面向技术官吏选拔,来自皇上您公审时金口玉言的计划!”
压住对司考制度指指点点的爽感,苏敬仪矜持开口:“小臣私以为讼师也需要进行统一考核,由朝廷进行认证。原因有三:第一,民间讼师,除却刑名师爷有家传师传外,大多讼师是由落第多年的秀才和举人转行的。小臣等通过些专业渠道,从县衙记载文书中总结出近十年上过公堂的讼师履历。”
凌敏和孔睿赶忙张开他们罗列的超级大大大表格。
虽说锦衣卫调查皇上没准早就知道了,可他们自己拿出“证据”就显得很专业了!
武帝扫过罗列整齐的表格。
表格横行是讼师姓名丶籍贯丶年龄丶功名丶大概经手的案件丶师承,以及一个案件能够得到的银两和聘请者的“反馈”和是否升迁。
竖列便是个个讼师的记录。
是直观形象的将信息传达出来,且便于寻找。
武帝定定的看着反馈一行。望着一连串的不知所踪,他眉头拧紧成川。
察觉到帝王双眸如炬,直勾勾的盯着反馈这一行,苏敬仪倒是佩服的想给帝王点个赞。不愧是大boss,第一眼就看“进度栏”。
赞叹着,苏敬仪继续道:“纵观这张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县,上过公堂有过记录的讼师三百一十八人。其中二百人最初是秀才功名,兼当坐馆先生负责孩子蒙学兼写状纸。有三十六人是家传刑名师爷,当讼师为积攒经验,目前已经或为三司书吏或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技术官吏。其馀八十二人,在商贾口中风评褒贬不一。”
“当然纵观两县案件,商业纠纷者多。而民间的的确确是厌诉,不敢诉讼。十年间能够查阅到百姓纠纷的案件仅仅有三十六件,在两县审判的一千八百九十案件中占不到一层。且三十六件几乎都是涉及凶杀刑事案件。”
随着苏敬仪介绍,华旭峰和张琦忙不叠展开案件汇总表。
“嚯?!”镇国公看着映入眼帘的汇总,激动的一拍大腿,靠近了细细看:“不错,数据有理有据的。一看就清楚!”
说话间,他看向苏敬仪的眼神都带着些喜爱。
要是苏琮抢不到,把苏敬仪抢回去梳理一下公文,也行!
没错过镇国公猎才之心,定国公轻咳了一声。
这苏从斌是他礼法上的外甥呢,这苏敬仪是他外甥崽,得喊他舅公的!
天生就得替他忙!
没错过两位国公之间的眉眼官司,作为苏敬仪的亲爹,苏从斌倒是半喜半忧,颇为复杂的看着苏敬仪。
苏敬仪完全不去看亲爹什麽眼神,反正他豁出去狂了,豁出去傲了。皇帝都说了复制粘贴好的机构好的政策。他不把数据不把“KPI”这些高效实在的东西填塞进皇帝填塞进未来实权贵族的脑子里,那就相当于白穿书一回!
光想想,苏敬仪就忍不住骄傲挺胸,一脸嘚瑟着回应镇国公的感慨:“镇国公,那必须的。我们都是武勋子弟,用数据来汇报,才叫真材实料!外加上我结合了些商业手段。我听我娘说当年商号鼎盛时期,各个掌柜都是直接拿账本擡一箱箱银子来汇报利润。因此我就觉得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客观真实,比可以语言婉转表达,甚至能够引发歧义的话更直白高效!”
“至于这个表格……”苏敬仪:“灵感来自南宋唐仲久编写的《帝王经世图谱》,里面有了大量的图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职方九州谱”。我等只是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表格古代也有了,呜呜呜!
苏敬仪穿书没啥技能好显摆,只能摆弄些工作小技巧!
“这样吗?那加数字,看起来直观!”镇国公边说瞧着在记录的张琦。虽然不记得具体名字,但感觉脸熟的崽,和善着:“把这个来源还有表格给我弄一份,我带回去让军中文书翻书,照着你们这个学。”
张琦瞧着大名鼎鼎武曲星,激动的点点头:“是。”
“且忙着正经事。”武帝示意镇国公老实坐稳,听讲。
见状,苏敬仪继续介绍:“综合以上数据,小臣斗胆推测很多讼师只是科考不行换个所谓体面的行业谋生,而不是真正热爱律法,对律法的了解可能跟我们差不多,属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闻言短工们点头的频率是跟训练过一般,十分整齐。
武帝瞧着八个人凑不出一本完整《大周律》的崽还敢这麽整齐划一点头,没忍住开口:“除却延武还小,你们这几个十岁以上的羞不羞?回去一人一本《大周律》好好读。朕睁一眼闭一只眼,以後科考要是考大周律,你们不打算考了?”
迎着帝王如此抱有希冀的话语,苏敬仪被其他小夥伴们感染着的眼下科考要改革的困惑,跟着热血无比弯腰称是,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帝王厚爱。
说完之後,苏敬仪沉声继续解释:“对讼师而言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他们不在意官司到底谁输谁赢,只在意自己的钱能不能拿到手。他们这样的态度,毫不尽职,甚至都对不起自己拿到手的钱。因此绝大多数讼师在民间在百姓眼里是恶棍!久而久之也越发败坏讼师这一行的名声,以及衙门的威望。”
“鉴于此,我们认为讼师必须要考核。民间厌诉,惧诉的风气是根深蒂固,甚至百姓们都道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将衙门视作洪水猛兽!”
这一句,苏敬仪咬字清晰,字正腔圆,说得格外肃穆。
“尤其是对于敢于敲响鸣冤鼓的百姓而言,他们遭受压迫他们目不识丁他们克服了对民间习俗的惧怕对衙门的惧怕,甚至豁出去好不容易省下来的钱找了讼师。结果讼师丝毫不在意,亦或是使用律法错误,亦或是吃了原告吃被告。这样一来,百姓们就会对官吏对律法甚至对朝廷失望。”
苏敬仪弯腰:“小臣斗胆,民间可以畏惧衙门但也需要敬衙门。咱们父母官辛辛苦苦推行各项措施,不能让几个讼师恶棍加剧百姓对衙门的厌恶。要知道在大多数百姓眼里,敢于告状的百姓,在他们心目中是英雄。英雄遭受不公了,对他们而言也会让他们畏惧,让他们害怕,甚至让他们麻木,不敢在意任何朝廷有利他们的举措。”
武帝手指敲敲扶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点到对。讼师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影响百姓对衙门的看法。不过还是得多些具体的数据。”
说着他直接看向钟刑。
钟刑叩首:“末将有罪,末将先前实在无法抽调出侍卫进行走访。”
锦衣卫都连轴忙疯了!剩下的几个还没出师的,都被这群短工派遣,忙着调查相关的数据。
“你记着,三月内直隶丶山东丶江浙这些富裕的,文风鼎盛的鱼米之乡,要考察到位。考察的具体方向,就用你们这个表格上的内容。把聘请者反馈这一点再详细一些,也罗列聘请者的户籍,从事的行业,以及大概花多少钱请讼师。”
“对了,既商业纷争多。这几个地区,外加上闵越,也查查多少商业纠纷。看看商业诉讼如何。”
此刻负责记录的崔护奋笔疾书,唯恐自己遗漏了一点。而另一边苏敬仪闻言恨不得激动出去跑个圈。
武帝这位英年早逝的帝王超级英明啊。
也知道用数据说话!
得求着人别猝死,得求着人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