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厂里原来的一些子弟厂二代,就有很多跟着谈征混,下沙区一拆,谈征就带着一帮兄弟拿着钱到处买房、做生意、开店,那几年光炒房就赚了很多,谈征才25岁,就买了别墅开上了法拉利,特别的风光。
后来谈征去坐牢,就是谈兆天离开学校出来,接管了所有的生意。
如今的这一大帮子兄弟,少数几十个是从前电子厂的,其他的,基本都是一个带一个,认识了谈征谈兆天他们兄弟,跟着他们混。
混到今天,约莫300多人,人数没有特别多,但也绝对不少。
按照谈兆天的话,确实这些人一起出动,是会引起公安戒备的程度。
谈兆天解释:“生意很多很杂,这些人就管不同的店。”
“有些和我熟,有些不那么熟,还有些照面都打得不多,在我手底下混口饭,混得不好不差。”
举例子:“像你知道的小赖,我本来不认识他,也不认识他小姑。他小姑和我手底下一个兄弟结婚,小赖才被介绍过来的,一开始在便利店打杂,后来上次帮你买包,我看他挺机灵的,就把他弄过来负责咖啡店。”
“他在咖啡店经常和我打照面,我才和他算是熟了点儿。”
程郁想了想:“这么多生意,你一个人顾得过来吗?”
谈兆天:“顾不过来,所以很多都是小弟管。”
“我不是这个意思。”
程郁:“算了,等回头找时间,你把这些和我捋一遍,我再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谈兆天搂程郁:“你要管吗,老婆?”
程郁:“我也不是要管,结婚了么,总得知道自己老公究竟有多少生意吧,不然哪天出点什么状况,我什么都不知道,又得抓瞎。”
特意道:“对吧,老公?”
“行。”
谈兆天:“改天我捋捋、翻翻账、整理下,给你看看大概情况。”
“你是老板娘,你想管就管,不管就扔着我来。”
几天后,自己的酒店,谈兆天包了一整层的大厅,请了所有兄弟,介绍他们和程郁认识。
那规格,用程郁和江悦明的话:知道的是认识兄弟,不知道的,还以为码头拜大哥——
足足摆了近50桌,所有兄弟都来了,有些还携家带口。
谈征和江悦明也来了,和程郁他们坐一桌。
谈兆天又准备了一大箱的红包,就摆在程郁脚边。
来一个兄弟,过来认嫂子、递名片、自我介绍、打招呼,谈兆天就坐在旁边给程郁介绍,程郁打招呼、发红包。
人数之多,亏得程郁脑子好,人际交往上又灵活,如今又是专门做人力资源的,记人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不然眼睛都得花了。
小赖也来了,跟着他姑姑和姑父。
姑姑姑父都喊程郁嫂子,程郁认识小姑,和他们聊了两句,又递上红包。
到小赖,小赖喊程郁:“程哥。”
程郁笑:“还是你嘴巴甜。”
给了小赖两个红包。
小赖开心地接了,小姑和姑父一看,也马上喊程郁程哥,谈兆天也多给了他们一个红包。
自这之后,过来和程郁认脸打招呼的,好多都喊程郁程哥。
谈兆天觉得这么喊也行,只要程郁高兴。
同桌的江悦明见了特别服气,小声对身边的谈征道:“看见了吗,有水平的人就是这样的,四两拨千斤,一点小举动,就能拨动一片的局面。”
就这样,程郁见了一个又一个小弟,发了一个又一个红包。
记住了每个人的样貌名字,也记住了谈兆天对他们的介绍和各人的一些性格特征。
他的脑子就像一个人事软件,给他们每个人都做了“登记”和标号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