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破罐子破摔在心理学称为 > 第17章 锦囊妙计(第2页)

第17章 锦囊妙计(第2页)

阿斗漠然答道:“磕头磕的。”

刘备朝他招了招手,道:“能磕得又青又紫?过来。”

阿斗不情不愿蹭了过去,刘备便抬手在他额上揉了揉,这个动作令阿斗很是意外,退了一步,讪讪道:“不痛。”

诸葛亮笑道:“可见小主公是重情重义之人。”

刘备点了点头,道:“昨夜成都城如何?”

阿斗答道:“繁荣似锦,火树银花。”

刘备道:“如今汉室屈居川中,正是韬光养晦之时……”

阿斗倏道:“爹,有什么话想说你就直说吧,我知道你和先生叫我来,不是来和我拉家常的。”

刘备微微眯起眼,阿斗在他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陌生,仿佛在哑侍眼中见过,那气质又有些许差异,刘备目光是枭,而哑侍是鹰?

刘备道:“日前听军师说,你曾向他面谏治川之策,让你作的文章呢?现且向为父细细道来,看看你这段时日,都学了些什么。”

阿斗便把儒,法,道三家融汇治国的想法说了;接着言语踯躅,孔明便道:“亮先行告退。”

“不妨。”刘备阻住诸葛亮,又道:“诸葛先生不是外人,你直说就是。”

阿斗想了想,道:“成都不能呆太久。”

诸葛亮颔首,阿斗又道:“可以暂住,不能定都,天府富饶,长久在这里生活,人就会偏于安逸,不思进取。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果想一统天下,趁将军们还没习惯,该出兵的时候就得出兵,不能拖。”

刘备想也不想,反嘲道:“口若悬河,不过是纸上谈兵,你道川中兵士都能一呼百应,为父现便去灭了东吴?”

阿斗却认真道:“不是东吴,该先打曹操,曹操是窃位自居,又受九锡之礼,你是……我们是汉室正统,宣战名正言顺。要打曹操,就必须先收复汉中。”

刘备缓缓道:“此话是子龙教你说的?”

阿斗忿道:“别没事就把我和他扯一处,我难道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么!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个什么也不懂,只能当传话筒的小孩?”

刘备受这无礼顶撞却不生气,反笑了起来,道:“你还须修身养性才是。”

诸葛亮亦笑着与刘备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显是达成了一致意见。刘禅看在眼中,心下起疑,却不能问,只得随口答道:“师父平时教我射箭来着,多练习就是了。”

刘备却淡淡道:“你不是学武的料子,亦不是学武的命;我刘玄德之子,自是治国安邦的材料,岂可上战场厮杀?”言下之意,竟是让刘禅少学点武艺,虚应着光景。

“罢了。”刘备道:“先前你说之事,与军师不谋而合。为父开春便要去汉中拜谒系师张鲁……”

阿斗心头一凛,刘备要亲征了?说是拜谒,实际上便是要明目张胆地抢汉中,打张鲁了。只听刘备又道:“然而荆州之势未稳,又作何打算?”

阿斗仔细思考这话中含义,刘备想让自己做什么?他明白了。

“爹想和东吴重新修好。”阿斗道。

刘备“嗯”了一声,答道:“孟起,翼德随军,庞先生,法先生不可少……军师须留守。”

到此时,纵是傻子也明白了,阿斗吸了口气,遂道:“公嗣愿为父亲分忧。”

这么重的责任可头一遭,想是诸葛亮极力为刘备推荐自己,只不知随行的又有何人。

刘备点了点头,阿斗忽道:“不要师父和我去,我带姜维……和……”

刘备疑道:“怎么?子龙一听你要出使江东,便铁了心要与你同去。本想让他镇守成都,如今却只能让魏延留守,你师徒间发生了何事?”

阿斗执意道:“有师父在,我放不开。”

刘备又道:“子龙待你哪点怠慢了?军师因此还与子龙争执了一番,你为何要辜负他的一番盛情?”

阿斗坚持道:“我不想再倚靠师父了。”

知道是托辞,诸葛亮与刘备虽疑亦不再问,许久后刘备道:“为父自有计较,你此去江东,与孙仲谋重修旧好,只须着眼两件事。”

“一、接你姨娘回成都。二、带你堂妹关凤,去江东成亲。”

又是两桩政治婚姻。

“你怎么跟先生在一块的?”阿斗忍不住问道:“我看先生很喜欢你么?”

黄月英秀手轻抖,抄起草席,那均匀铺在草席上的芝麻便翻了个面,随手甩出,草席又规规矩矩,落回地上,接着继续绣她的荷包,笑道:“就是,我这么丑,你先生咋就爱上我了?”

阿斗讪讪道:“我不是这意思……”灵机一动,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师娘实在是太缺德了!”

这话逗得黄月英笑了起来,想了想,道;“那棒槌儿鼻孔朝天,向来瞧不起人,男人都没几个瞧得起,何况是女人?”

阿斗知她话里有话,遂不敢打岔,认真听着。黄月英又正色道:“他起初娶我,不过把我当作一块敲门砖,用过就算。”

这话不假,起初诸葛亮为了在荆州士族圈内混出名堂,娶了黄承宪之女黄月英,黄家在当地是有名的望族,诸葛亮名声传开后,徐庶等人为刘备推荐,方有三顾茅庐一事。

以诸葛亮这种人,断然不可能耕一辈子的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