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朕设置的节度使职责就是如此。唐太宗默默点头。可是后来又怎么会成为我大唐覆灭的原因呢?【回复4接上不过到了后来,尤其是武周以后,唐睿宗唐玄宗时,节度使的权力就慢慢大了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所辖地方的土皇帝。】【回复5接上陛下熟读史书,应该知道周朝的分封制吧。其实到了最后,节度使就相当于周朝时的诸侯。长此以往,怎可能不出事?】相当于周朝诸侯?土皇帝!唐太宗倒吸一口冷气。如果真是如此,他大唐分崩离析那根本是早晚的事!还有,唐睿宗唐玄宗他可以理解,自然是他大唐的子孙,这个武周又是什么?难道是人名?【回复6接上其实,说起节度使的职责变化,同唐朝科举制的变化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科举制?同科举制有何关系?听到天卷提到科举制,除了唐太宗,秦始皇这种事,怎么看,都应该单单是儒家最擅长的吧!【回复10接上但是这样一来,京城周边的世家大族还好说。远一些的世家大族除非自家子弟考上科举。否则的话,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抢不过本地豪强。】【回复11接上虽说世家大族掌控了一方的政治经济,还可以左右国家的施政方针,用才选能。】【回复12接上但是若长时间朝堂中没有替自己说话的喉舌,他们也便无法左右朝政,家族一定会迅速衰落。】的确,若是科举能够选择足够的士子和人才,帝王又何必向世家取才?李世民点了点头,对天卷所言深以为然。想当初世家身份高贵,世家女连皇后都不想做,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乱世时更是明显,皇帝流水般的换,世家却稳如泰山,与其说皇帝是天下之主,还不如说是皇帝依仗世家共治天下。有的时候,下一任皇帝的人选,还需要世家首肯才能担任,也正是世家的实力强于皇家的缘故。更夸张的是,甚至都改朝换代了,太子妃的人选却没有换,朝廷大臣也没换几个,更是让人唏嘘。在此之前,没哪个皇帝不为世家的强大头疼的。而科举制一出,世家就老实许多,也很少敢同皇帝对着干了。这也正是他这个皇帝乐见其成的。不过,李世民还是轻轻叹了口气。作为曾经的世家大族,他又焉能不知,世家的没落是早晚的事。但是,时移世易,他再唏嘘,也不会阻断这种趋势。如同改朝换代一样,世家也终究会有兴盛和消亡,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回复13接上于是,很多地方的豪强大族便开始向长安、洛阳这种政治中心搬迁,这也造成了地方上的权力空虚。】【回复14接上既然出现了权力空虚,就必须有其他人来填补,自然需要朝廷向地方派遣官员。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节度使就成了天然的、最合适的继任者。】【回复15接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就成了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引起了很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