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是挨了一闷棍。
现在也有同样的感觉,不过可能跟种疫苗的原理一样,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不再那样不堪一击。
那时私底下他也跟她说,遇到什麽事情,可以微信上找他,远程开解不了的,他会亲自飞回来。
她相信孟镜年是能说到做到的,他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只是他的重情重义,从来不是她要的重情重义。
那时候他是无意识的,现在却应当是有意识。
要跟她划清界限了。
第30章
大三课程排得不如大二那样密集,林檎将更多精力投注於副业。
从前一定要保研本校,现在却觉得未必。未来如果要出国,她目前只有一笔小小存款,肯定是不够用的。
以她社交帐号的粉丝体量,早就可以接GG了,也不乏品牌方联系,但她对这方面一贯谨慎,不是真心用过且觉得好用的东西,无法违心替人吆喝,怕赔上自己的口碑。
怕麻烦,乾脆一概不接。
忙有忙的好处,至少很多事情不必再去细细咀嚼。
想想当时也是这麽过来的,大一刚开学有军训,有「百团大战」,有各种新的社交关系等待逐一尝试。
时间一久,难过成了一种很深层的东西,平常生活轻易搅扰不到,也就不觉得难过了。
孟镜年常给她发微信。
他拍了那边的照片,平均海拔3000米的一个高原城市,工作站环境实在简陋,什麽娱乐设施都没有。
他们两个研究员住一间宿舍,那边入秋就开始下雪了,宿舍临时装了一部空调,不很顶用,开久费电,睡觉之前必会关掉,下半夜总是冻醒。
高原气候覆杂,他和另外那位研究员轮流值班去收集数据,一早起来打开门,冷空气能把肺叶都冻住。
她看到消息一般都会回复,只不过回得不及时,也不怎麽热络。行程报备还是在做的,怕他担心。
解释说是因为在忙,他总让她注意身体。
收到过好几次明信片,大约怕寄丢,都是发的EMS。
明信片是那边风景照,雪山丶河流丶经幡或者野生保护动物,背面字写得很密集,像是实在写不下了才落笔。
写的是照片相关的见闻,他的字有种字如其人的潇洒漂亮,完全的视觉享受。
落款郑重其事的「孟镜年」三个字,「年」的最後一笔习惯拖得长一些。
签名之外,还加盖了一个小小的印章。
「镜年」两字的朱印,一厘米见方。<="<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