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之瞬间被说服了,“那我们明天卖完点心就去。”买骨头的人不多,他们去得晚也能买到,价钱还能便宜些。
翌日,天边的星子还在闪烁,沈家竈房里就有了火光,林樾打着哈欠在做早饭,沈凌之和沈正初夫妇在外头装菜,家里只有一辆推车,得来回好几趟才能把菜全送去镇上,如果不早一些出发,到时候就抢不到好摊位了。
昨晚一家人商量了许久,镇上有专门收菜的人,有不少村人都选择直接卖给他们,虽然赚得少些,但稳定,以前沈家都是一半卖给他们一半自己卖的,但今年他们选择全部自己卖,这就得费心多了。
装满一车後,沈正初就推着车出发了,宋寻春和林樾也各自背着一筐跟上,林樾在镇上摆摊这麽久,对菜市也很熟悉,现在跟着去就是为了租一个好摊位的。
他们到镇上的时候天色已经没那麽暗了,不过街道上没什麽人,一路上经过的铺子只有一家卖朝食的开门了,其他连油灯都还没点。
菜市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摊位管事处已经有人在等着租摊位了,林樾把竹筐一放,一个箭步就冲过去了,可惜巷口最好的那两个摊位还是被租走了,林樾租到了第三个位置,这个地方也很不错,旁边就是肉铺,不少人买了肉都会顺手买点儿菜,林樾很满意。
有了摊位,宋寻春就没跟着回去了,竹席一铺,整整齐齐的萝卜白菜就摆上去了,往年还会卖些南瓜,不过今年的南瓜除了平时做菜,剩下的都给林樾做点心了,也就没得卖了。
林樾回家後就没跟着来第二趟了,沈凌之一个人做点心都忙不过来,更别说还有热饮子了,今天要做的是红豆沙小圆子,豆沙是做惯了的,小圆子也简单,但搓圆子实在费时,林樾忙活了两刻钟才搓出小半盆。
做起来麻烦,用的糯米粉和糖也不少,林樾定的价钱也不便宜,三文钱一小碗,喝的比较贵,吃的就做的是相对便宜的发糕和小馒头,今天小馒头用的新做法,和好的面擀平,上头再铺一层另外一个颜色的面片,卷起来切开,蒸熟後就是双色的小馒头,样子更好看,用的南瓜泥,菠菜等也更少了。
等沈正初把菜都送到镇上,他又把推车推了回来,帮林樾两人把桌椅和装满小圆子的木桶都送去了镇上。
沈凌之把摊子支起来後,林樾也拎着竹筐回来了。
“哥哥,你背的什麽?是菜吗?”
林樾点头,“我们的摊子人不少,顺道卖菜应该也能卖出去。”
沈凌之点点头,“那我等会儿也过去背一些,免得爹娘他们卖不完。”
“先不用,等我们卖出去一些再去,最好还是让他们过去买,不然我们忙不过来,而且这边没有卖菜的,我们也不好太出头。”
沈凌之恍然大悟,“难怪你要带幌子,原来是为了这个。”
他们的点心摊是有幌子的,之前沈淮之写的字,林樾一直保存得很好,现在还很鲜亮,因要卖菜,林樾又让沈淮之写了一份,除了字不同,其他都是一模一样的,保管一看就能认出来。
天气冷,林樾已经穿上了棉衣,除了必须出门的,愿意一大早就出来溜达吃早饭的也少了,摊子上一直没人,直到旭日东升,摊子上才来了第一位客人。
这也是一位熟客了,坐下後只来了一句,“老样子,来一份。”
林樾立马点头,手脚麻利的盛了一碗小圆子端上去,各色小馒头拿了一份,还有发糕也拿了一份,“来了,赵叔慢慢吃,今儿天冷,这边背风一些,您要不要换个位置?”
“不用,小哥儿忙去吧。”
赵孟吃了一勺小圆子,意外地合口味,正想着等会儿回家带两碗回去,擡头就看见货架边上还放着菜,不由笑道:“今儿怎麽还卖上菜了?”
林樾轻笑了一声,回道:“自家种的菜,我爹娘他们在菜市摆摊卖呢,就想着带一点儿过来,帮他们招揽招揽生意。”
赵孟又看了一眼,确实很新鲜,个头也大,“怎麽卖的?”
林樾有些意外,但还是立马回道:“萝卜一文钱四斤,白菜一文钱三斤,不过这边没有秤,只能根据大小按个卖了。”
赵孟顿了一下,“罢了,那我去菜市买吧,顺道割一斤肉回去,家里也好久没吃肉了。”
“那感情好,我爹娘的摊子就在王记肉铺旁边,幌子和这儿是一样的。”林樾说。
不多时,赵孟就吃完东西,拎上两竹筒小圆子,溜达着去了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