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退婚后我嫁给了大将军全文 > 第173章 第 173 章梧州府 回府城新院子(第1页)

第173章 第 173 章梧州府 回府城新院子(第1页)

第173章第173章梧州府回府城,新院子……

把家里和村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林樾和沈淮之就在这日晨光熹微时出发了,东方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牛车踏出了沈家的院门。

一如既往的牛车,赶车的还是背已经有些佝偻了的沈正初,上次出门时,沈正初脸上除了期盼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担忧。

他儿子和儿夫是他们村第一个去府城的人,曾几何时,府城在他们这些一辈子泥土里打转,终身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的人来说,远如天际,但他的孩子们就要去这样的地方了。

那样大的地方,他一辈子都不敢想,第一次跟着去的时候他头都不敢擡,再看现在,他已经能昂首挺胸地踏进府城的城门了。

他的孩子们,此去说不定就要定居在府城了,他就算现在就闭眼都值了,下去面对列祖列宗,他也能骄傲地说:他和妻子很好,他们的孩子也好,儿子沈淮之是他们镇上第一个举人,儿婿林樾是村里第一个在府城开铺子的人,哥儿沈凌之也离开了泥土地,不是靠夫家,而是靠自己有了铺子。

这辈子,值了。

宋寻春眼里的担忧要更多些,林樾现在有孕在身,而且听着他们的意思这铺子也要继续开,最关键的是,夫夫俩都打定了主意暂时不要她和亲家母去照顾,她真是放心不下。

一家四口出了院子没几步,林家一家三口和沈凌之夫夫都到了,上回没送成,今天怎麽也要送一送他们。

今日碰巧是霜降,他们出门的时候,积攒了一夜的落霜刚刚化水,天气也彻底凉下来了,牛车没有棚子,林樾今天被盯着穿了件夹棉的衣裳,又戴了帽子,蒙了面巾,说话都不方便。

“等我们安顿好了就接你们去府城玩儿。”

周问兰朝宋寻春笑了笑,“这孩子,这些年真是虚长了年岁,一点儿也不稳重。”

宋寻春拍拍她的手,“这样才好啊,证明他们夫夫俩日子顺遂,要是苦大仇深的,那不是日子难过吗?”

“亲家母说的有理,就盼着他俩一直这样好了,我们在家也放心。”

一行人走走停停,说说笑笑,许久才走到村口,没想到村口已经有许多村人在等他们了。

为首的便是沈广初,身上还是一身下地的衣裳,显然是等着送完他们就要下地去了。

“淮之,樾哥儿,你们来了,正初,弟妹,两位亲家,我们过来是来给他们小两口送行的。”

他说完话也没等人应,转头扶了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子,他媳妇儿郝雨兰也扶了个同样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看见这俩人,宋寻春也急忙过去扶了,他俩不但是临水村年纪最大的,还是辈分最高的,沈正初夫妇俩都得叫叔公,姨婆的。

因年纪大了,身上病痛也多,他俩都基本不出来走动了,没想到今天尽然来了,沈正初一下勒紧缰绳,几人都从牛车上下去了。

沈老叔公朝沈淮之招了招手,“淮小子,好啊,出息了,你广叔他啊,都给我们说了,村里的祭田挂靠在你名下,省下来的粮食留给村里人,还给村里请了先生,太公和你太婆婆,仗着年纪,替村里人多谢你。”

这个先生原是镇上的私塾先生,教书多年,也积攒了些名声,就是束修收的贵,村里人去得起的极少。

沈淮之中举後,他来拜访,倒也直白,就是来求教的,希望能得到沈淮之的手书,不但带了重礼,还提出了这个沈淮之拒绝不了的条件,比沈淮之以前收学生的束修降一成收临水村和榆水村的孩子做学生,至少三年,沈淮之立马点头了,而後就带着这位胡磐先生去寻了沈广初之,正式签了契书。

沈老叔公便是从沈广初那里知道的,知道後立马寻了自己的老堂妹,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回。

沈淮之上前扶着他,躬身道:“太公,太婆婆,你们言重了,都是我该做的。”

沈太婆婆身体要更差些,今天过来是她孙子背着来的,只勉强叫了声沈淮之和林樾的名字,拍了拍他俩的手,就道:“去吧,出门在外,要多小心,别担心你们爹娘,奶奶,村里人会帮忙照看的。”

沈淮之和林樾再三谢过,又跟着把两位老人送回家,才重新上了牛车,奔府城去了。

沈广初同样是把人送到,带的米粮行李搬下来放好就准备回了,“八天後我和你们娘,还有两位亲家再过来。”

那时是九月最後一天,无论林樾和沈淮之是租或买了新的院子,还是就在这里都差不多定下来了,他们过来正好能帮上忙。

林樾刚下车就被安排到屋檐下坐着了,听到沈正初要走,立马起身要送,“爹,先别急,等我出去买些吃食你带着再走。”

沈正初摆摆手,“别再累着你,我等会顺手就买了,你就坐那歇会儿,等淮之把家里收拾干净再进屋。”

林樾说不动他,只得作罢。

沈正初刚走不久,沈淮之就攥着个荷包从屋里出来了,“爹走了吗?”

林樾擡头,眼神里带了疑惑,“走了快一盏茶了,这是怎了?”

沈淮之轻叹了一声,把荷包放到林樾手里,“刚在冬衣里收出来的,五十两银子,爹娘应该是想着我们要买院子特地给留的,又怕我们不收才塞衣裳里。”

去年他们离家时给家里留了三十多两银子,这五十两,应该还有沈家夫妇今年卖粮食的钱,说不准还有他们的棺材本儿,林樾心里有些复杂,“那天娘问我还特意说了我们不缺钱的,怎麽就是……”

“先放在我们这儿,等下回他们来再还回去,到时候咱们安顿好了,他们也就放心了。”沈淮之把手里端着的热水也放林樾手里,又回屋收拾去了。

大半个月没住人,沈淮之特地在屋里烧了一盆碳火,就算是驱寒旺地了。

翌日一早,因铺子还没打算开张,沈淮之也暂时不用去府学,两人难得睡了回笼觉,刚起床,早饭都还没来得及吃,院外就听到了叫门声。

沈淮之和林樾有了些猜测,一开门,果然是街坊邻居来了,都是听说沈淮之中了举人,特地来祝贺的。

其中迎春巷最富有那几户人家还带了重礼,都是想挂靠在沈淮之名下,以免赋税的。

沈淮之将人迎进来,由林樾先招待着,他径直去竈房做饭去了,他可以不吃早饭,但林樾不行。

早饭过後,第一波客人走了,沈淮之暂时没再应下哪家商户,名下份额不多,他想着再等一等。

夫夫俩都没想到今天这客人也是一波接一波的,刚开始还是时常说话的街坊邻居,而後是有数面之缘,最後是对他们夫夫有所耳闻的,一天下来啥事儿没干,尽接待人了。

就这还没完,屈坚白他们已经先回府城了,崔济更是就是本地人,在沈淮之回来第三天,他们仨带家属就约着下馆子去了,因林樾怀孕,今天六个人都没喝酒,喝的是林樾带的冰糖雪梨,这梨还是徐云一早让人送来的。

席间,沈淮之他们仨在商量初一回府学後的安排,林樾就和何嫱说起了要换院子的事儿。

“何姐,这迎春巷可还有院子要出租吗?或是要卖的?”

何嫱对自家牙行的事儿了如指掌,立马就回了,“还真有,九月底刚有一波人退了院子的,你们想要个什麽样的?”

这一波人里,有银钱无力再支撑读书的,也有自知乡试无望彻底放弃的,也有像沈淮之他们这样中了举人回乡的,去京城的,不一而足,仅迎春巷就空下来了五间院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