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放下东西歇了一会儿,拎起来再接着往前走。回家后她先坐着歇息一会儿,随即拿出本子在计划书上加了一行:买自行车。这个年代的自行车是个大件,需要一百多块钱加好多张工业券。她手头有钱,但没有工业券,得跟别人倒腾。
宋知南歇够了开始准备晚饭,她的身体经过这段时间的进补,比以前胖了些,气色略好些,但还远远不够。她想变得更健康更壮实,最好能再长长个子,长点肌肉。
今天的晚饭她打算做个红烧排骨、大棒骨炖萝卜,再炒个素菜,主食是馒头。丰盛是丰盛些,不过排骨买回来了,又没有冰箱,怕放坏了,索性都做了。
排骨一顿吃完,剩下的棒骨汤吊井里,明天早上用来煮挂面。
宋知南喜滋滋地想,她可真会过日子。
宋知南把棒骨炖上,正准备收拾排骨,就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门一看,不禁面带惊喜,来的人正是魏芬和她的两个孩子。
魏芬手上提着一捆青菜和一把粉条,笑吟吟地说:“我听知夏说你又搬新家了,就过来看看,认认门。”说着,她把东西递给宋知南。
宋知南接过来东西道谢:“谢谢姐,我最爱吃猪肉炖粉条了,正好缺粉条。”
小婵也仰着脸说:“南姨,我也爱吃猪肉粉条哎。”
魏芬笑着说:“这世上有你不爱吃的吗?”
大家一起笑。
宋知南把三人迎进院子,魏芬打量了几眼院子的布局,越看越满意:“这房子真不错。”
说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脸严肃地问小婵小娟:“你们俩进来以后觉着怎样?有看到除了咱们几个以外的人吗?感觉难受吗?”
两人一起摇头:“没看到别人呀,也不难受啊,我们很高兴。”
魏芬松了一口气,笑着对宋知南说:“小南,这房子你放心住。我给你说,小孩子的直觉最灵了,他们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要是她俩都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来,那就说明没问题。”
这个操作让宋知南也愣住了,孩子还能有这种用途?
她怜惜地摸摸小婵小娟的头发,“今晚姨姨请你们吃肉。”
两个孩子一起欢呼:“嗷——”
魏芬客气道:“不吃不吃,我们晚饭都准备好了,坐一会儿就走。”
宋知南再挽留,魏芬仍是客气推辞:“你大哥还在家呢,我不回去他吃啥?”
宋知南说:“他一个大男人不会做饭啊?不会做就饿着他,男人不能惯,越惯会混蛋。你看我弟,不就学会做饭了吗?”
魏芬会心一笑:“你的手段就是高明,冬宝那个混小子被你收拾得服服帖帖。”
宋知南一锤定音:“你今天必须得留下来吃饭,要不然我就生气了。”
魏芬见她态度坚决真诚,就笑着答应了。
魏芬也不是外人,宋知南就一边做饭一边跟她聊天。魏芬见宋知南买的是排骨,心疼地说:“你咋买排骨?全是骨头,肉没多少,也不能炼油。”
大家伙买肉都比较喜欢肥肉,可以炼油。其次是五花肉,排骨一般人不爱买。
宋知南说:“我没有肉票,只能买些排骨和棒骨。”
魏芬见宋知南竟然要先油炸排骨,更肉疼了。
她自告奋勇地说:“小南,我来做吧。”说着直接把她挤开了。
宋知南也没跟魏芬客气,把位置让给她,自己在一边剥葱剥蒜,剥蒜的活也被两个孩子抢走了。
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魏芬一边做饭一边跟宋知南闲叙:“我来的时候看见你妈了,她正到处跟邻居借东西寄给你哥。她说你哥临走时带的东西被人偷了,还说是你偷的。把我气坏了。我说你不能这么诬赖小南,大家是看着小南长大的,她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你这样下去,我们大伙都怀疑你不是她亲妈。”
宋知南面不改色地说:“是啊,我怎么可能偷宋秋实的东西。”她拿自己家的东西能叫偷吗?
末了,她又大度地说:“没事,我不生气。我不跟她这种人一般见识。”
魏芬说:“你妈说你哥下乡后正好赶上秋收,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累坏了,他请假还被生产队长批评了。要我说,你爸妈就是太惯着你哥了,快二十的大小伙子了,干点活怎么了?”
宋知南附和道:“我哥就是缺乏锻炼,这次正好给他一个机会。”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什么都靠爹妈的人能有什么出息?再瞧瞧你,工作是靠自己找的,连独门独院的房子都有了,咱们院里谁不夸你?”
两人一边聊一边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