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73章(第2页)

第73章(第2页)

周渔和其他两位立刻近距离看起来,这一看,倒是看出不少门道,左大力说的半真半假,改动是改动了,这条生产线按着设计是真不错,但也有问题。

一个就是年代问题,这非但不是全新的,可以这么说,这套设备就没个新的,最年轻的恐怕是那个自动打印机了,也是70年代初的产物,使使劲,这套设备平均跟周朵岁数差不多大。

另一个则是保养问题,当年买入时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些年肯定疏于保养。表面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设备上漆面如新,但仔细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设备细节处油污严重,链条等地方锈迹斑斑,皂模开裂严重,恐怕日常压根没有按着规定保养。这机器被毁了不少。

他俩看着,范广西心疼地一直叹气,他就是车间主任出身的,那车间的设备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平日里爱惜的跟孩子一样,见到这样,根本受不了。

他小声说:“怎么能这样呢?平时没有制度吗?每月定期检查,每季度小修,每年大修,这都没有做过啊!太可惜了。”

李晓明也点头,不过他想的更多的是这背后的奇怪之处:“有这样购买思路的厂子,不应该这样啊。”

周渔吐出了一个人名:“柴建华。”

是这个厂的老厂长,这个厂78年建成,也就是说,招人的是他,负责买设备的也是他,这应该是他的手笔。所以在他退休后,管理疏松这么好的生产线几乎被用废了,另外产品也不出众——有这样思路的厂长,绝对会有好的产品的。

周渔本身就对他们厂这些破事有怀疑,现在疑心更大了,当然,好奇心也就更大了,这位柴建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左大力大概瞧着他们开始说话了,应该是看的差不多,就走了过来:“怎么样,周总,设备还满意吗?我说的属实吧。”

周渔笑着回:“生产线的确如介绍的一般,这是谁引进的啊,你们当时的思路很不错啊。是柴厂长吗?”

提到柴建华的功劳,左大力可不如刚刚那般云淡风轻,“当然是筹建小组一起订的思路。”

周渔就换了种方法:“你们凑齐这些设备不容易吧,这恐怕不是一家能买到的,里面有不少改进,即便现在,也是很先进的。”

这可是有助于卖设备,左大力自然愿意说:“那可是,我们那会儿资金也不足,为了买设备,那真是全国各地都跑了一趟,要是跟人家定制,这种生产线的价格要贵得很,干脆分头买,一个个设备买回来,再慢慢改造,费了不少功夫。”

周渔直接脑子里还原出了当时的情形——如果她猜测是真的话,钱肯定是没多少,否则不会卖名额。那么这位负责人为了用少量的金钱买回最好的设备,恐怕是竭尽了全力。

瞧瞧吧,65年左右的调和锅,70年左右的压缩机,还有那些用钢板自己焊接的烘房,这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

想想都觉得不容易。

负责和贪污其实并不是不可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周渔不好评论。她只是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有些遗憾,如果是这位柴厂长来管理,这个日化厂说不定真起来了。

周渔点头:“那让工人试用一下吧,我们瞧着锈迹油污腐蚀都有不少,虽然思路很好,但不知道这设备怎么样?”

左大力没想到周渔他们看的还挺仔细,笑着说:“这是用了四年的设备,多少肯定有点,你们买二手,可不能这么精挑细选的,没这么挑的。”

周渔也不回答,只是笑着看他:“试试总是要试试的。”

左大力知道这个没法推脱,笑着说:“那看完了一起吧。”

随后他们就直接去了香皂车间,与周渔的想法一样,香皂车间的设备要更好一些,周渔猜测,这是因为没办法——肥皂的设备老一些旧一些,不影响成品,香皂的设备差,拿到手里东西就不一样。

不过,看了一遍,周渔发现,他们用的也不是传统的真空干燥,海市日化就是用的真空干燥法,不过他们是刮片式,这套设备结构更简单,很多也是旧设备改造的,显然也更便宜。

设备改造在夏国七八十年代特别流行,因为工业不够强,生产不了更先进的,又没钱,从国外买新的买不起,旧的又不好用了,只能想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由此,催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设备,这些设备用的也不错,但因为只是改进,没有普及的可能性,所以很多都在时间长河里又消失了,只留下夏国工人厉害的印象。

同样,这套设备保存的很差,真空干燥法,其实就是通过高温将皂基高温加热后喷入喷粉塔内,瞬间干燥成了皂片,放入压条机进行压制就可以了。

但同时有个缺点,这么高的温度,在皂基喷出的同时,会形成不少皂粉,皂粉会堵住喷口,所以需要经常处理,显然,他们并没有进行,范广西仔细检查了一下摇摇头。

这就算看完了,左大力就邀请他们:“工人们一会儿就来,就别在这里等着了,咱们去办公室聊聊吧。”

这就是要谈正事了,周渔点头,“好啊,不过开始生产了,我们要现场看看。”

左大力根本没当回事:“周总,你可真小心,放心吧,机器肯定没问题。”

这根本就没正面回答,周渔一点也没退:“有没有问题不能光听,得看,你们筹备这个厂子不容易,我们也跟你们一样,大家相互体谅一下。”

左大力哈哈笑了两声:“那是那是!”

他们直接将周渔三人带到了会议室,等着进了屋,关了门,左大力就说:“周总,既然是买设备的,咱们就开窗说亮话,你们也看了,感觉怎么样?”

周渔就说:“设备整体设计思路很好,但保养不得当,另外,我们发现,设备并非你们说的全新的,反而不少设备都有十几年了,无论是肥皂生产线,还是香皂生产线,都是由旧设备拼凑改进来的。”

“左厂长,这两套设备要用的话,得彻底大修。”

左大力笑着说:“就这么随便看看,就能看出我们设备是旧的?我倒是看着各个都很新。”

这话就不对了,即便为了卖设备说了假话,被拆穿了,怎么也要收敛一下,这人怎么一副我就这样,你看出来我也不认的意思。

李晓明看了周渔一眼,提醒她恐怕不好谈,周渔就说:“那等着工人过来,我们先看看设备运行情况吧。毕竟买来是要用的。”

左大力点头:“也好。你们尝尝这茶叶,是云省那边的普洱茶,味道很不错,适合冬天喝。”

周渔他们就尝了尝,顺便聊了聊乱七八糟的事情,譬如海市日化最近的设备大升级,这可是全国日化行业都关注的事情,不过周渔瞧着,左大力听得多,说的很少,显然不太懂。

等到了五点,还没有人通知可以开工生产,左大力应该也是着急的,出去了两次,周渔隐约听着有人说:“都不来,说是昨天冻着了,生病了,来不了。”

左大力说:“绑也绑来。”

结果左大力回来说的是:“这停工好久了,工人们干什么的都有,临时去叫,人家都有事没在家,我们也不发工资,要过年了,人家肯定要谋生活吗!要不这样,我让食堂做了饭,咱们先吃,等会儿到了下班点,他们应该就回来了。”

左大力人品是肯定有问题的,但设备在这里,这么远来了,总不能不问价格就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