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在城南嘉善坊有座别院,届时溶溶住去那儿,清闲不说,我得空,也能来看看溶溶。」
嘉善坊……令漪回想着这座里坊的地理位置,好似是毗邻南市。
堂姐家所在的永丰坊也在附近呢。
她没有多想,只是想到即将到来的分开,心头涌起一阵不舍。
「那王兄,」把脸轻轻偎进他怀里,她低低地说,「要早点来接溶溶……」
*
七月十六,中元节的次日,叱云瑶返回幽州。
华绾也被打扮成她身边的小丫鬟,与之随行。
她走得隐蔽,令漪不能去长亭相送,只能将她送到小桃坞的院门口。
那来王府躲藏了三个多月的女孩子尚是第一次出这院子,一朝得见天光,她面上毫无喜悦,唯抱着宁灵哭得泪如雨下,实是令人断肠。
宁灵一向黯淡漠然的眼中也微露不舍,期盼地看向令漪,似乎想她开口把华绾留下。叱云瑶淡淡声安慰令漪道:「放心吧。」
「我会照顾好她的。」
幽州军营里历来有用以收容军士遗孤的慈幼坊,她打算把华绾安顿在那儿,读书习武,总比一直躲在这王府里不见天日的强。
小姑娘早已哭成了泪人,眷恋地拉着令漪的袖子:「令漪姐姐……我,我舍不得你……」
令漪内心也极是不舍。
她怜爱地轻抚小姑娘的肩:「去吧。」
「去了之後,好好听叱云将军的话。好好读书,好好长大。」
华绾只好松开,与众人道别,随後,又依依不舍地望了眼南边的方向,然隔着晋王府的重重乌檐与大半个洛阳城,又哪能瞧得见姐姐所在的花月楼。
泪水就此阖在眼眶里,她轻泣着转身,随叱云瑶走了。
与之同时,洛阳城南花月楼二楼的房间内,骆华缨正立在窗边,怔怔望着北边。
已经入秋,清晨的风很有些冷,丫鬟小环走过来,替她披上一件外衣。
「没事的娘子。」她柔声安慰道,「幽州就是叱云氏的地盘,有叱云小将军在,小娘子会平安无事的。」
她们已在三日前就收到晋王府的飞书,要将小娘子带去幽州。自然,不是询问娘子的意见,而是告知。
这本也是娘子的愿望。可真到了这一天,小环却觉得,娘子好似不大开心。
华缨轻轻摇首:「我不是担心这个。」
可以逃离京师这个虎狼之地,让华绾得以平安顺遂地成人,这是多好的机遇。不是因为溶溶,那位尊贵的晋王殿下根本不会帮这个忙,因此,对於这件事,她是心存感激的。
她只是担心……妹妹一走,她终可以毫无顾忌地策划那件事了。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一面呢?
华绾离开的同一日,嬴澈也遣使执雁前往邓家,行纳采之礼。
京中对他向邓家求婚之举反应不大,毕竟邓氏门户虽衰落,家中尚有不少青年子弟可以任用,以晋王与邓氏的关系,会与邓氏联姻也是预料之中。
至於那联姻的女郎——南阳邓氏的长女已经成婚生子,次女是曾与先太子订婚丶如今青灯古佛为伴的邓婉,第四女邓姝是庶女,有做嫡女的姐姐在,婚事自也轮不到她。
如是一来,晋王妃的人选毫无疑问将落在第三女邓婵的身上。
几乎所有人都这麽想。
也有小部分好事之徒私底下猜测,前时京中就一直传晋王与他府上绝婚回家的继妹不清不楚,这次娶邓氏三娘过门,说不定,为的就是先娶了正妃,才好将那位尽快过了明路呢!
外面的议论令漪自是不知的,日子流水似的向前,晋王府与邓氏的议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纳徵丶请期……婚期很快定下,就在九月上旬。
如是一来,距今也唯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了,晋王府开始着力准备起大婚来。因太妃仍在「清修」,嬴澈又不放心云姬,便亲自着手准备此事。
尚书台本就事务繁重,何况如今又要备婚。他往往是平素处理政务到深夜,末了,再审阅底下人报上来的有关大婚的种种事宜,夙兴夜寐,脚不沾地,常常是令漪睡时他还未睡,令漪起身时他已走了,整日整夜也见不到他人。
而令漪,也不得不在八月将近的时候,去往嘉善坊邓氏的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