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63章太恶心,以後可不能再好奇了……
姜广军骑着三轮车,熟门熟路的来到魏家村,找到村尾的魏宏盛家。
这座农家小院还是老样子,看着没什麽变化,虽然陈旧却收拾得非常整洁。
姜广军上前敲了两下大门。
很快,魏大娘拄着棍子出来了,她颤颤巍巍的来到大门口,见是姜广军,立马呵呵笑起来。
她头发花白,依然包着那块打了补丁的藏蓝色围巾,身子看着比去年更加佝偻,老太太有些见老。
她把姜广军请进屋,打趣道:“我说今天这眼皮子怎麽一直跳个不停,原来是小姜你要来啦。”这可是她家财神爷。
去年多亏小姜,不嫌弃她,乐意带着她老太婆一块发财,她那个月赚了六七十块钱。
这些钱看似不多,却解决了她家燃眉之急,至少两个孙子孙女有钱交学费,不用辍学,她自己也能买几副药喝喝。
孩子们太小,她儿子残疾挣不到几个工分,她如果再倒下,这家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她得打起精神。
小姜今天来,肯定是来收鸡的,她今年养了十只鸡。
当然是背着人养的,不过村里人即使知道也不会乱说什麽,大夥都在偷摸养。
“大娘,您身体挺好的?”
“挺好,还能坚持几年。”
姜广军笑着进屋,放下手上的袋子,他给魏大娘带来点东北的土特産,近一年没来了。
“姜叔叔。”丶“叔叔好。”
两个小家夥还记得他呢。
姜广军挨个摸摸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给他们。
两个孩子看向奶奶,见奶奶点头才肯收下,道谢後又接着去里屋写作业,不打扰大人们说话,很有教养。
“大娘,我宏盛大哥呢?”姜广军四下看了一圈,只有老太太跟两个孩子在家,魏宏盛不在。
“他去给人帮忙了,村里有户人家今天办喜事。”她儿子一只手干不了什麽,但不能不去。
姜广军点点头,直接切入主题,“大娘,咱们村里养猪的人家多吗?”
“多,家家基本都养,不然光指着地里那点工分能挣多少钱?”魏老太太说着,从炕梢的柜子里抓出一把带壳的花生。
“吃吧,自家种的。”
姜广军没客气,捏起一颗剥开,里面是三粒红色的果仁,丢进嘴里吃着还挺香。
“大娘,我在运输公司上班,单位要几头生猪,您帮我问问村里谁家能卖。”
“生猪?”魏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後道:“行,大娘回头给你问问,要几头?”她家有一头,不过要留着交任务。
“这次先要四头,价钱不会比收购站低,还能给几张工业卷。”姜广军道。
魏老太太人老,可脑子不笨,很快明白了姜广军的意思。
“小姜你啥时候要?”
“明天我开车过来拉,另外再要二十只鸡,公鸡母鸡都行,还是老规矩,一只鸡三毛钱,不过一头猪只能给您五毛。”不是他吝啬,生猪他不挣什麽钱。
魏老太太很痛快的点点头,“成!”
这事太成了,老人家浑浊的眼眸里满是激动之色,小姜的买卖做大了,这次居然是二十只鸡起步,还要猪,看来她老太婆今年冬天也能跟着多点赚钱。
见老人家高兴,姜广军笑了笑,他今天确实是带着单位的采购任务来的。
是顾叔叔给他找的差事。
这个周日有两个同志要结婚,打算在单位食堂办酒席,日子还赶在一块,把采购科那边弄个措手不及,实在是到年底了,采购员们都很忙,有些分身乏术。
姜广军临时过去帮忙,他兜里揣着采购员证明,是单位发的。
没办法,顾叔叔稀罕他,说他在检修组天天跟一堆铁疙瘩打转转太可惜,就给他调采购科去了,把他二姨父气得吹胡子瞪眼的,不过没阻止。
姜广军是求之不得,这样一来她还能顺便带点私货,买卖可以光明正大的做。
再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肖庆丰能力有限,主要是清水公社的生猪数量有限,他得想办法往外发展,打开别的路子,不然万一出点状况,很容易困死在清水公社。
魏大娘母子是不错的人选,毕竟打过两辈子的交道,比肖庆丰还让他放心。
在魏家逗留半个多小时,姜广军便离开了,回去还有别的事。
第二天他开着卡车来的。
进村後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跑出来围观。
四头猪跟二十只鸡已经准备好,过完称装上车,钱票当面付清,魏大娘的辛苦费他也悄悄给了。
魏宏盛在一旁看着,他老娘越来越厉害,这次挣了八块钱。
从昨天开始,村里人听说他们家搭上个市里的采购员,都过来打听,不是要卖鸡就是想要卖猪,把他老娘忙坏了。
他也跟着帮忙,记了一页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