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85章接住这突如其来的富贵。……
曹永年介绍的人是位三十多岁的大嫂,姓阮,她男人以前是机械厂运输队的司机。
只是後来意外受伤,挺严重的,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了药罐子。
医药费虽然有厂里负责,又给了一笔数额不少的补偿金,可阮大嫂没有工作,家里孩子又多,现在日子有些捉襟见肘。
也是当时孩子小不能接班,她一时糊涂把自家男人的工作给卖了,如今钱快花完了,工作却不好找。
那麽多回城知青在排队等着呢,即使有工作岗位也轮不到她。
姜广军了解完这些,就把她收下了,让她去店里帮乔梁穿肉串,工资暂时是一个月二十块钱,以後看表现再做调整。
阮大嫂欣然接受,不管干什麽都行。
冯大妈介绍的女同志姓陈,她会做一些家常菜,还有几样简单的面食,工资定的高一些,一个月三十块钱。
之後姜广军又找来个刚高中毕业的待业小青年,来店里当学徒工。
这样,基本人员就配齐了,眼下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申请营业执照。
姜广军去工商局打听过,说是上面正在研究,具体条例还没出来,不过应该用不了多久,在他之前有至少十个人在打听这事儿。
上面现在大力支持搞个体经营,尤其对那些没有工作的无业人员,是个不错的出路。
不过但想开店,又不想惹上麻烦,就只能再等等,按照正规程序办好手续。
姜广军运气不错,问完没几天,政策就下来了,他带着乔梁一块去工商局,很顺利的办妥了,经营许可证上是乔梁的名字。
姜广军是国营单位的在岗职工,他想开饭店,人家不给办营业执照。
再说这店本来就是以乔梁为主,姜广军平时要上班,没时间参与太多。
也是乔梁不乐意,加上他手里钱不够,否则完全可以自己开店,不跟姜广军合夥。
“哥,我这辈子都跟着你跑腿打杂,只要你不嫌我笨就行。”没有他姜哥,就他嘴笨手笨的,想开烧烤店简直做梦。
乔梁这人一向很有自知之明。
再说他一个人,没家没媳妇儿的,要那麽多钱有啥意思?他才不想单飞呢。
当然姜广军肯定不会亏待他就是了。
“要不然这样吧,咱哥俩各拿出两千块钱,当做开店的啓动资金,然後五五分账。”
开烧烤店必须得有冰箱,一台要上千块,再就是食材丶工具丶木炭跟调料之类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少。
姜广军在心里默默算着,四千块钱应该差不多。
“哥,我少要一成吧,没你带着我,我一个人这店开不起来。”
“不要这麽说,你有你的长处,再说我平时要上班,以後烧烤店多半都是你守着,五成利润是你应得的。”给五成他都感觉是自己占便宜。
“行了,别推辞,就这麽定了。”姜广军不容他拒绝的道。
乔梁只好点点头,同意了,他哥肯定还有别的想法。
商量好分成的事,其他的就好办了。
又筹备了几天,十月十号这天,“串串香”烧烤店正式开业了。
本来想着第一天开业,人不会太多,毕竟没什麽知名度。
姜广军把亲朋好友们叫来,打算借机会聚一下,没想到中午店里爆满。
不是专门来捧场的熟人,而是鞭炮一响,马上吸引来一帮路人。
烧烤这项美食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流行起来,但不少人听说过或者吃过。
一时好奇也好,不差钱也罢,见是家烧烤店自然要进来尝一尝。
地理位置上佳,开业的日子又特意选的星期天,今天街上人特别多,三三两两的,楼下的桌子很快坐满了。
姜广军装修时为了店里能宽敞些,把一楼原来的隔断墙敲掉了,摆了十二张桌子。
所以一进门给人感觉特别亮堂,新粉刷过的大白墙,看着就干净,不是胡同里那些苍蝇馆子能比的。
只是顾客太多,还是一下子涌进来的,让他们有些手忙脚乱,多亏亲戚朋友们在,能搭把手。
姜广军又点了个炉子,跟着一起烤,于红霞在前面负责招呼客人丶点菜丶收钱。
李广成跟李广平当服务生,连姜凤淑姜凤贤姐妹俩都挽起袖子帮忙。
其他人就在後院洗菜打杂,反正没一个闲着的。
衆人想着过了饭点,客人就会慢慢少了,实际上并没有。
客人不减反增,而且越来越多,最後连楼上的包房都坐满了。
有的甚至是全家一块来的,就像故意约好了似的,今天来吃烧烤。
姜广军拿起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十月,穿单衣都感觉冷的天气,他却忙出一脑门子汗,一直在不停的翻动丶刷油丶撒料,胳膊都有些酸了。
“哥,你们明天上班,剩我自己可咋整啊?”乔梁一脸愁容,回头看了一眼店里黑压压的客人,心里是真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