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哥
年後的日子与年前的日子过得没有什麽特别不一样的。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特别大的变化,那可能就是陈榆同意李不周一个人出家门走动了。
但范围也没有多大,就只是到距离家没多远的一个小公园。
就像是先前住院的那段时间一样,李不周会在午时出发去那边散步晒太阳,最初他还需要提前一天跟陈榆或者是家里的管家表明第二日的外出行程,後面陈榆找人给他配了个新的手表,既可以定位又可以打电话,就完全无需别的报备。
但有个规定,就是李不周必须在晚餐的时候回头,其他时候无论他做什麽,陈榆都不会再进行管控。
于是,李不周便开始每日公园和家,两点一线。
陈榆有时候会在睡前的那一段时间里,靠在床头,一边翻着李不周先前在他书上做的笔记,一边问他今天去公园做了什麽。
早些几天里,李不周的回答都是固定的,比如:散步,晒太阳,看别人遛狗。
但到了第四天,就有个全新的词从李不周嘴里蹦了出来:钓鱼。
“钓鱼?”
陈榆险些以为自己幻听了,不确定地再问了一遍:“在公园里钓鱼?”
许是对方反问的语气过于强烈,李不周自己都有些摇摆,犹豫了一下後还是回了个“嗯”。
“你。。。。。。。"陈榆的大脑有一瞬间的转不过来,整理了一下措辞问道:“怎麽钓得鱼。”
“鱼竿。”很理所应当,很理直气壮的答复。
这让陈榆忽然有一种在挤牙膏的感觉,虽然李不周对自己是有问必答,但这种方式下让他更来气。
“你哪里来的鱼竿。”
“别人给的。”
“谁给的。”
有问必答机器在这里卡顿了一下,迟疑地回道:“一个大爷?”
因为对方看着也没有比自己年长特别多岁,但说话方式又慢悠悠的,李不周在心里斟酌了还一会儿才想到这麽个称呼。
倒是陈榆听到他这麽说後,眉头皱起来了。
“你跟他都不认识,他为什麽要给你鱼竿。”陈榆虽然对这一休闲运动项目不是特别了解,但也是明白住在这一区域里人的阔绰,即便是一根小鱼竿,价格肯定都不算便宜。
“只是临时借你用?”
“嗯,他本来说是直接给我,但我没要,还给他了。”
李不周今天也是头一天见到这位大爷,前几日他坐湖边亭子里发呆的时候都没见过对方。
倒是今天去的时候,发现亭子边上放了一排的钓鱼工具,而那位大爷就蹲在中间,似乎是在揉捏喂鱼的鱼饵。
头一回见钓鱼佬在钓鱼前的全部准备工作,他不免觉得有点新奇,于是就也静静地坐在一边,看对方是怎麽绕鱼线,怎麽扯鱼饵的。
看着看着,就有点看入迷了,与此同时,大爷也注意到了他,在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後问他要不要和自己去湖边钓鱼。
李不周一开始是说自己不会,回绝地态度也有些僵硬,甚至起身转身离开。
但无奈之後大爷拽住了他,并执意地说可以教他,不会浪费他太多时间学会。
再後面李不周想了想,换了个借口,说自己没有竿子,钓不了鱼,大爷就直接把手里握着的一把塞他手里了,说送他。
李不周彻底没有办法了,叹了口气後宽慰自己可能是这个大爷年纪大了,一个人待着也无聊,于是就当作做慈善,陪同了一个下午。
关于李不周钓鱼这件事情,陈榆也没有多放在心上,也只觉得可能是李不周口中这位“大爷”的一时兴起。
住在周遭一片区域里的,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呢。
陈榆这般想着,却最终还是在後几天的某个晚上突然从床上进行一个剧烈的仰卧起床,并在李不周迷茫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走向了书房。
因为,自那天起,原本一向空手出空手归的人,却也会时不时带东西回来了。
一开始是几条鱼,带回家的时候陈榆刚好洗完澡从二楼下来,扫了一眼桶里装着的几条鱼就问李不周,这鱼是他今天在公园湖里钓的吗。
李不周说不是,是大爷临他走前直接给他的。
陈榆听他说完,点了点头,随即招呼厨房里真准备开始烧制晚餐的厨子,指着桶里的三条鱼:“一条清蒸,一条红烧,一条烧汤,全给我解决了。”
厨子愣地说好,接着看了一眼桶里鱼的品种,眼睛一瞬间都瞪大了。
“有问题吗。”陈榆斜着眼看他。
“没没没陈总,这就去做了。”
厨子不敢再有片刻的耽误,抱着装着鱼的桶就跑进了厨房里,只是抱得姿势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了。
“这鱼很少见吗。”李不周见厨师这个反应,觉得这个鱼的价格可能不便宜。
陈榆双手抱着手臂,不以为然地回了他个:“还好。”可能也就十万块钱一条吧。
“那个鱼好像不是用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