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媒婆上门
农家中午的饭食很简单,一大家子也就炒了一个野菜配上黄米粥和掺面饼子。
姜家大伯出去做瓦工,中午不回家,老三姜知遇去县城的私塾上学,上七天才回来休息一天半,大姐姜瑞莲早上去县城赶集也没回来。
姜馀坐在桌前捧着碗吃饭,年纪最小的老四姜旭看着桌子上的菜,嘴撅的老高,满脸的不高兴。
“我不吃,这菜可苦了,我想吃肉,昨天我看小虎家里就炖肉了,闻的老香了。”
王桂花直接把筷子拍桌上,张口就骂:“吃肉,吃肉,就知道吃肉!你知道那猪肉现在多少钱一斤吗,十五文一斤,一升米才七文钱,一斤肉都够买两升米了,快吃!”
姜馀趁机夹了一筷子野菜,这是他今天上午挖回来的野菜,其实也有别的野菜,没那麽苦。
但是好吃的野菜数量少,村里人都抢着挖。每年这时候村里都会有人因为挖野菜的事吵架拌嘴。
姜馀只管挖这些普遍的野菜,家里没人给他撑腰,他又吵不过村里那些阿婶,因此自然不会去争着挖那些稀罕的野菜。
嚼一口白面和黄米面掺在一起,做的掺面饼子,姜馀又夹了一筷子菜。
王桂花因为小儿子哭闹正在生气,看着姜馀又夹了一大筷子菜的动作刚想开口训,就见小儿子又闹起来了。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吃这个,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姜旭是家里最小的,又是个男孩,早就被惯坏了。
王桂花一把他拽起来,往屁股上打一巴掌,“吃什麽吃,要吃去别人家吃去!”
姜旭顿时哭的跑到奶奶身边,一边哭,一边道:“我就知道,是娘把钱都给三哥了,我才没有肉吃的,是三哥把家里的钱都花了。”
这句话可不得了了,三儿子姜知遇可是王桂花的命根子,她闻言立马就怒了,站起身来,左右看了看,抄起放在墙角的扫把,做势就要打。
姜馀眼疾手快,夹了一筷子菜,嘴里咬住掺面饼子,端着碗就往角落里缩。
王桂花在气头上,下手一点也不留情,姜奶奶护着小孙子,姜旭干嚎。
堂屋里顿时乱做一团。
老二姜禾端着碗走到院子里,就看见姜馀正蹲在一边吃东西。
姜禾走过去,蹲在了姜馀身边,叹一口气。
“真烦人。”
姜馀吃饭,不理她。
姜禾只是自顾自的继续道,“娘在年前就拿了二两给知遇,说是过年了要给夫子买些东西做拜年礼。过完年又拿了八两,说是县城私塾上学要交的入门费。开春以後,又给他做了一套新长衫,後面又给了三两,说是要买笔墨纸砚。”
姜禾越说越吃不下东西,“你我过年的时候,连个新衣裳都没有,我身上这件还是用大姐不穿的旧衣裳改。”
姜馀看了一眼她身上的衣裳,的确是旧衣裳改的,但是自己连用旧衣服改做的衣裳都没有。
姜馀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道:“之前在村里邹童生那边读书,一年也就两银子。这县城读书也太贵了,一年竟然要八两。”
见姜馀开始搭话,姜禾可算是打开了话匣子。
“可不是嘛。县城的私塾都贵,听说那些举人老爷们办的私塾,一年的入门费就得十五两。”
姜馀是真惊讶了,“这麽多!”
姜禾点头,“不仅如此,在县城上学还得必须穿长衫,八两只是入门费,像是吃饭丶喝水这些花销还没算呢。”
姜馀又咬了口掺面饼,心想怪不得前段时间大伯娘又想重新织布了,原来姜知遇在县城花销这麽大。
姜禾看了一眼堂屋里,然後压低声音道:“小弟说的没错,家里的钱,都被知遇拿去了。”
大家都羡慕他有个童生弟弟,还说她日後凭借着当官的弟弟,找夫婿也能找个富贵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