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顾文华可是听说过,三叔家在县城那麽大个铺子一个月才要二两,眼前这铺子还没县城铺子一半大,不仅如此这铺子就只是眼前这个铺面,後面完全没有小院什麽的。
牙行的人连忙道:“我说的这都是行情价,半点不掺假的。”
顾文华还是有些觉得贵,“小馀哥,这也太贵了。”
一旁牙行的人听见对方这麽说心里有些无奈,但是对方说的又是实话。
要说小,这铺面是真小,自从他们牙行把这铺子收到手里以後,即便是往外租也是十分艰难。
这铺子如果买米粮,後边也没个仓库装不下东西;若是做吃食铺子,你们压根放不下几张桌子;若是买些首饰饰品,这里的地段又不恰当。
总之一句话,还是因为这铺子太小了,再加上左边是个当铺,右边是个糕点铺子,这两个铺子都不小,偏偏又没扩大的意思,所以小铺子夹在中间就尴尬了。
牙行的人咬了咬牙,“若是姜老板能二年之上起租,可以一年18两租金,姜老板觉得怎麽样?”
姜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铺子我瞧着不错,再加上我做的又不是什麽大生意,小小一间铺子也就够了。这样吧,您说一个实诚价,若是我觉得可以,就把这铺子买下。”
牙行的人转而眼睛一亮,要知道他把一间铺子租给客人和把一间铺子卖给客人所得的钱也是不一样的。
他想了想道,“好吧,我也经常去您店里买卤肉,咱也都是熟人,姜老板又有意向把这铺子买了去,那就一口价80两,姜老板觉得这个价格怎麽样?”
姜馀听完後点了点头,虽然说80两银子很多,但这毕竟是府城的铺子,铺子本身的价值摆在这里。
“成交。”
牙行的人笑道:“姜老板不愧是个爽快人,那咱们今天就签契。”
姜馀点头,“行,我们早点弄好,彼此也都早点省心。”
姜馀当场就交了银子签了契书,并一起去衙门过户登记。
一切都很顺利,于是姜馀就投入到了铺子的改造行业之中。
他既然要做肥皂铺子那就简单一些,把铺子一侧靠墙的地方摆上亮格柜,面前在摆上一组柜台,到时候客人可以站在柜台前选购肥皂。
就在姜馀改造铺子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小馀哥,我来投奔你了。”大伯家的顾文渊此时站在他面前,身边还跟着一起过来的顾文华。
姜馀看着突然出现的顾文渊,表情中带着惊讶。
文华解释道:“今天一大早,他就和家信一块出现在了铺子门口。”
文渊咧嘴笑,“我爹说我在家闲着没事干,所以让我来府城投奔你和文承哥,尤其是跟在小馀哥你身边学些本事。”
姜馀嘴角一抽,“你自己来的?”
文渊点头,“是啊。”
姜馀立马乐了,他之前还想找人专门刻一些用来凝固肥皂的模子,现在文渊来了,这不是现成的木工吗。
姜馀高兴道:“文渊你来的可太巧了,正好我这里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以後你就在我这边帮忙,我给你开和文华一样的工钱。”
文渊挠了挠後脑勺,不好意思的道:“小馀哥不嫌我麻烦就行。”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来的有点突然,但是家里实在没意思,二叔家的文华跟着小馀哥来了府城,就他一个人留在家里。
他爹刚开始几天看他还顺眼,後面见自己一直折腾木工活以後,就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後面正好府城的信来了,他娘和二婶三婶说了半天话,回去以後又和他爹商量了一下,于是就把他打包出门了。
不过,顾文渊还是挺开心的,和大家夥一起在府城可要比他一个人在村里无聊强。
“怎麽会呢。”姜馀认真的道:“你的木工活做的那麽好,正是我这边需要的人才。”
说完後姜馀看向文华,“二伯和二伯母的信寄来了?”
顾文华道:“寄来了,文渊亲自送过来的,我爹娘在信里都说了,反正我家一直都是商籍,在多一个商籍也无所谓,我可以改成商籍。”
姜馀脸上露出一个笑,“放心,不会让人吃亏的。”
…
第二日,文华把自己改成了商籍,姜馀就把铺子的生意挂到了他名下,并写了一份契,约定每年给文华二成利润。
原本文华说什麽也不签这份契,还是最後顾文承给他解释了一番,文华这次签字按了手印。
家里房屋宽敞,两侧的厢房每侧都有空房间,姜馀就把文渊安排到东厢房文华住的隔壁那间屋子里。
同时文渊也见到了姜馀口中说的肥皂膏子。
经过姜馀的叙述这膏子放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变成块状固体,可以用来洗手洗脸。
文渊这两天也用了那带着香味的肥皂,发现香皂还这是个好东西,肥皂和香皂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香味罢了。
顾文渊想了一个办法,他直接把一块木头劈成两半,然後开始雕木头。
不到半天的时间顾文渊拿着自己做好的东西让姜馀看。
“小馀哥你看,我把这两块木头变成了盒子样子,可以完全闭合起来,里面我还雕了花纹,这样一来,等肥皂成型,我们只要把它打开,取出肥皂後,这模具还能重复利用。”
姜馀好奇的接过模具,发现虽然时间很短,但是顾文渊却做的很精致,里面雕着精巧的花纹。
“不错,非常不错。”姜馀忍不住夸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