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改革
“如今新上任的明州织造郎中郭熙大人,十五岁入国子监读书,十六岁被选为当时还是皇子的陛下做伴读之一,後又任皇城司殿前禁卫。几年前朝廷和草原打仗,郭熙大人曾做先锋军立功,後出任苏州正七品巡盐御史,如今被陛下任命明州织造郎中。”
顾文承对顾文渊他们解释明州织造郎中郭熙这个人的事迹。
顾文渊听了之後惊讶的睁大眼睛,“这郭熙大人竟然如此厉害,武能带兵打仗,文能监察盐政。可这样的人物不应该留在京城吗,怎麽被外派做五品织造了?”
姜馀向他解释,“织造郎中不仅负责纺织生産,还兼管机户和征收机税等事务,在明州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而且织造有权单独向陛下呈上奏章。”
禾姐儿一下就懂了,“其实,织造郎中就是朝廷单独管理浙江商税的官员,相当于朝廷在浙江的耳目。”
姜馀点头,“没错。这次咱们去明州,郭大人就是咱们的顶头上司。”
禾姐儿皱眉,“织造局性质特殊,且常年为宫廷提供丝织品,肯定有一套独特的运作程序。哥,你即便是做了主事,恐怕有很多事情还是不好直接插手。”
姜馀笑了笑:“放心吧,前任织造局主事下狱,明州最大的民织工坊陈家被又司礼监除名,如今织造局可以说是最乱的时候,不怕它乱,就怕它不乱。”
禾姐儿和江朱对视一眼,同样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
姜馀到明州赴任之时,织造衙门的织造郎中郭大人还没赴任,据说是得过两个月才能来,然後姜馀就直接变成了织造局实际上的一把手。
姜馀先是搞懂了整个织造局的实际运作模式,再把为宫里做丝织品的部门单独划分出来之後,就开始对整个织造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织造局毕竟是局,丝织品的原料丶成品和整个织造局都是有严格的账目开销。
所以查账是最首要的事,只要账目清楚明白,这个织造局百分之八十的事姜馀都能明白。
姜馀要查账,首先就改变织造局以往的记账手法,采用简单明了的表格记账法,接下来就是查账。
于是就在明州织造局里的大小管事,想要看看这位新上任的织造主事是的什麽样的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听到姜主事的第一个命令,查织造局近十年的账目。
各位大小管事:……
“主事大人,主事大人,我等有话要说。”
就在姜馀吩咐完让人去账房搬账之後,几个管事苦着脸朝姜馀身边凑过来。
“几位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姜馀问。
几个人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个留着八字户的人微微向前一步俯身行礼:“也不是我们不懂,只是主事刚刚说的十年账目,这实在是,实在是……”
姜馀看着对方吞吞吐吐的样子,明白对方是想要劝自己不要盘账的意思。
果然对方紧接着就道:“不是小的们拦着不让您查账,而是如今这织造局完全就是一笔烂账,是无论如何也查不清的烂账啊。”
“是啊,是啊。”其他管事附和出声。
“小的也不敢瞒主事,上任织造局主事被朝廷判斩监候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人状告他有中饱私囊之嫌,所以这织造局的账目……”
姜馀其实也明白这些人的意思,他们都是织造局的老管事,自己一来就要查账万一查到他们身上就不好了。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有意在给自己挖坑。这就像是小县衙的衙门一样,若是新上任官员是个不通庶务,办事全都依靠下面的管事提醒和指导的,那官员日後就只需要坐在那高位上,看下面人处理就行了。
但这样导致的後果就是,小吏完全把官员的权利架空,官员变傀儡,小吏和小吏们身後的家族称为实际权利掌控者。
姜馀是绝对不会放任这种情况发生的,他如今要快速查账,没时间和这些老东西们周旋。
姜馀沉吟片刻,“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如今织造局忙碌,正是需要用人之际啊。”
几个管事脸上一喜,私底下彼此对视一眼,心想眼前这位新上任的年轻主事果然年轻。
“主事大人说的极是。如今织造局局还要织宫里夏日的布匹,的确是忙不过来。”
姜馀笑着,一副年轻富家公子哥的样子,“也是。既然如此,几位管事就继续先忙自己手下的活,至于盘账的事,随便找几个识字又会算账的小子过来帮忙就行。”
“多谢主事体恤……”管事刚想道谢,转而听见姜馀的话,他惊讶擡头,“啊?”
姜馀笑眯眯的看向他,“有什麽问题吗?”
此时一行人搬着一堆账目进来,姜馀站起来拍手,“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识字懂算数的站出来。”于是其中十六个人站了出来。
就在几位管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姜馀直接开始安排这些人进行查事项账,他把查账分为查账组和复盘组,一组四个人,两个人盘账,两个检查他们盘的十分正确,然後统一交道姜馀这边,由禾姐儿做出最後审核。
等姜馀安排好了之後,一转头就看见几位管事目瞪口呆的站在一旁。
姜馀笑着道:“几位怎麽还站在这?只是盘账而已,用不上几位管事亲自动手。”
说着姜馀就向衆人介绍禾姐儿,“这是我妹子,之前就在我就工坊里帮我管事,她的能力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