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尔还是快些把吾擡出去,交到女师手里,这样才算是帮完了他的忙,送了他一个完完整整人情,日後也好找他讨要回来。”
作者有话说:
作话答读者问:
大大,我还是有一点疑问,如果说女主因为祖母被斩首,她不好嫁出去,所以救了祖母。但她身上有封号啊,而且如果她现在进言惹怒了皇上,说不定可能命都没了,那不是更惨吗?感觉惹怒了皇帝的人,也不可能有人愿意娶啊。
这和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关。
汉代的命妇,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
内命妇指的皇帝的妻子妾室,比如皇後夫人美人。
外命妇可以统一解释为受封于宫外的妇女。这也分三种情况,和皇帝有关的宗室命妇,例如皇帝的女儿丶皇帝堂亲的妻与女;和皇後有关的外戚命妇,例如皇帝表亲的妻与女丶皇後的堂亲表亲妻与女;和封赏有功之臣时,一并封号的臣母丶臣妻丶臣女。
用《星汉灿烂》举例。剧中的宣後越後,就叫内命妇;二公主五公主汝阳王妃就是宗室命妇;文修君就是外戚命妇;万太夫人最开始只是万将军之母,只能被称万老夫人,後因献蜀地堪舆图有功被赏,万家大摆宴席,庆贺万太夫人成为郡夫人,此时的万太夫人就不单单只是万将军的母亲,也是朝廷封赏的外命妇,称呼则应改为万太夫人。
其中,外命妇中和功臣相关的封号,又分为实封与虚封。
实封指的是,不但给封号擡高地位,还会给官秩食邑;虚封指的是,只给封号擡高地位,不给官秩食邑。
这里,再拿《星汉灿烂》为例。
程始受封关内侯,因为采邑曲陵,被成为曲陵候。荆州有曲陵郡,曲陵郡治下还有曲陵县。那麽,程始究竟是郡候还是县侯?
已知,剧中的程始,食邑为五百户,无上殿议事资格,小说後期也没有外放。可得结论,他是县侯。
而与程始交好的万松柏,剧中虽未说明他食邑几何,但小说中却提到过他在後期出任一方郡太守。这就说明,万松柏是列侯郡候,他出任郡太守的地方就是他的封国,如果他有儿子,儿子就可以世袭他的郡太守官位,这也是万将军为什麽执着于生儿子的原因。(小说後期,程颂被过继给万家,改万颂,就可以继承万松柏的侯爵官位。如果万松柏是在打仗中为国捐躯而死,万颂就可以完全继承他列侯郡候地位,可以继承他郡太守官职;如果万松柏是自然死亡,万颂在继承时,就必须下降两级爵位,也不能继承郡太守官职。)
万太夫人受封为郡夫人,撇去万将军这个外延条件,就会催生两种可能性。
万太夫人的封号是实封,那她即有封号,又有官秩食邑,不论面子还是里子,就都要比程始高好几个等级;如果万太夫人的封号是虚封,那她就只是空有面子,实际等级就要比程始低。剧中,万太夫人并未在宴席中露面,可推断出她的封号大概率为虚封(因为宴席中有汝阳王孙女裕昌郡主,从礼制来说,郡夫人是一品,而郡主是从一品。若万太夫人为实封,裕昌郡主就需向她下拜;若万太夫人为虚封,她就需要处处受制与裕昌郡主,反而落了下风,讨个没趣。所以,不出席为最佳。)
当然,如果加上辈分齿序,那就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关系交际网。
放在本文中。
惠文君因父有功得封号,只是虚封;後因女主有功,她作为女师,再得三百户食邑,就变成了实封的县君,采邑兹氏县,那兹氏县便是她的封地,她的封号全称就应该叫兹氏惠文县君。
女主是因为自己立功,得到芳澜君称号,得一千二百户食邑,采邑弘农郡,那她就是弘农郡的郡君,封号全称为弘农芳澜郡君。她的官职至少在四品,此时,惠文名为她的女师,实则需对她称下官。当时殿中的光禄郎也应该对她称下官。
但她如果被削去官秩食邑,封号就只剩下芳澜君了。
此时她能依靠的就只有族亲家人。但她不像惠文君一样,父亲是权臣,弟弟是信臣,师弟是宠臣;也不像《琅琊榜》里被指给霓凰郡主执掌文试的梅长苏,有霓凰郡主庇护。
空有封号,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也没有强有力靠山,那她留着封号有什麽用?
也许太原郡那些贼匪流寇知道这些事,为了挑战朝廷,还会专门对她下手。如果她的祖母被斩首,那她的处境就更有意思了。被罪妇养大的丶有封号的布衣白身。贼匪流寇抓了她,欺辱了她,杀了她,还可以反过来挑衅朝廷,竟然让罪妇的後人受封,那老子的儿子岂不也能封侯封爵,不就更刺激更有搞头?
所以,留下虚封封号,不但不能让她高嫁,还会给她引来祸端。
所以,廷尉史方大人,不但不是坏人,反而是个大大的好人。
审案判案是他的职责。在职责外,他早就想明白其中关节。他对女主动了恻隐之心,也有爱才之心,他想救女主。
女主的封地在弘农郡,大司丞杨大人是弘农郡人。
杨大人因女主被革职流放,杨家三代男丁因此不能入朝为官,一个家族瞬间就要迎来几十年黯淡前程。如果女主继续当弘农芳澜郡君,那她就算是弘农郡的强龙;而杨家算弘农的地头蛇。
强龙难压地头蛇。
杨家肯定会在女主去弘农收税的时候,找机会暗害她丶杀了她。
但皇帝却因为女主不能剧透的原罪,看不起女主,又纠结该不该让女主死(这里既是出于对自身名声的考虑,也是出于女主能不能再立功,为朝廷所用考虑)。所以,他想让女主听天由命。
女主自请削去封号,则是自救。不论是从名声,还是从实际来看,这样都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