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挽和姜拂则是又在江州停留了两日才带着欢儿上船返程,萧淮还将楚枫和骁骑军留在了她们身边,以防路上出什麽意外。
水路返回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月後,姜挽就得打起精神面对京都的人和事,再也没有这麽清闲无忧的日子了。
途中,姜拂收到嘉州的信件,心中内容让她惊喜又担忧,是有关于贺家,有关于姐姐的内容。
“调任京都……”
姜挽对贺长安调任进京,拖家带口升迁的消息不算意外,她舍不得和母亲分别,萧淮心细,不会忘记她的话,自然要帮她实现阖家团圆的愿望。
“京都有都多人都认得姐姐,等我们一家去了,也不知道还有什麽事等着呢。”姜拂趴在窗边的桌子上感叹,脸上露出了从来没有过的情绪。
“你还多愁善感上了,我都不怕,你们更不用怕了。”姜挽伸手弹了一下妹妹的额头,好笑地看着她,“真的难得啊,出来一趟你竟然懂事点了,还能想到这些事情。”
以姜拂的性子来说,她要是听见母亲以後也爱京中生活,一家人团聚,估计会没心没肺的欢喜好一阵,现在怎麽还担忧起来了。
“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
姜挽觉得阿拂被恐吓过的可能性更大些,不然怎麽有此感叹,不会是江恒之暗地里吓唬过她吧?
“没有。”
妹妹不说,姜挽也不问了,将信件收好,转身进了船舱,带着女儿下棋写字什麽的,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而过,等官船到京都的时候,江老妇人的丧事已经结束好久了。
佳柔长公主的马车早早等在岸边,是奉了太後娘娘的旨意,前来迎小公主回宫。
萧明月四年前出阁,下嫁凌家长子,但夫妻感情平平,她久居公主府,与驸马是分居状态,闲来无事便经常进宫陪伴太後,所以今日便受太後所托,来江边接小侄女回宫去。
官船靠岸,没一会,玉宁就抱着小公主缓缓走下来,身後还跟着两名面带白纱的女子。
“玉宁见过佳柔长公主,公主万福。”玉宁抱着欢儿,浅浅欠身给萧明月行了个礼,却被萧明月扶着胳膊拦住了。
“虚礼就不用了,母後十分想念欢儿,我们快些带着欢儿回去,好让太後安心。”萧明月从玉宁手中接过欢儿,温声和欢儿说了几句话,然後不经意看向玉宁身後的两个女子。
“这是何人,缘何带着面纱?”
萧明月看她们身上穿得衣裳不像是宫女,便好奇地问了一句。
玉宁说是进京上任的官家之女,她们外出省亲,没和家里人一起进京,路上正好碰上了陛下的官船,陛下便开恩将两人捎了过来。
萧明月点点头,没有质疑玉宁的话,只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总觉得这对姐妹很是眼熟,虽然她们脸上带着面纱,但面纱并不能遮住全部容颜,一眼看过去,总觉得她们很是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没一会,贺家的下人走过来询问,说要接两位小姐回府,但被萧明月带来的护卫给拦在了外面,萧明月下令放行,上马车前,又转头望了一眼那对双生姐妹。
她想起来哪里眼熟了,这眉眼,这身形,分明像极了五年前葬身火海的姜贵妃……
难不成,皇兄是因为她们与姜贵妃有几分相似,所以才帮了这个忙,不然以皇兄的性情怎麽会理会这种小事。
进宫的路上,萧明月都在回想曾经的姜贵妃,以至于到了江太後面前,她还是有些魂不守舍的。
“明月今日是怎麽了,出去一趟魂都丢了,可是遇到了什麽事?”江太後送着小孙女出门,让檀青带着孙女去偏殿休息,然後腾出空来问萧明月。
萧明月对养育她长大江太後向来是知无不言,虽不是亲生母女,但胜似亲生,所以便说了今日的所见,还有她觉得贺家千金与姜贵妃长得相似的事情。
“五年了,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对女子照顾,起了恻隐之心。”江太後眼睛一亮,抓着萧明月的手问,“你可看见了,真的有几分相似吗?”
就算儿子被那个女人下了毒,以後不会再有子嗣,但天子将近而立之年,毕竟是春秋登盛的时候,身边怎能一直没有女人,但凡有一丝的苗头,江太後都想试一试,看看儿子愿不愿意接受新人。
“真的,眉眼很像,尤其是那个双生的姐姐,我一看见她的眼睛,真的有种看见故人的感觉。”
江太後眉眼中有了几分笑意,想了想说:“那下次贺家的女儿出来参宴,你便注意着些,若是可以,我宣进宫来瞧瞧,看看你皇兄有没有那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