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与高三之间的那个暑假,各科老师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略显紧张的复习步伐。作业开始变多,开始不许同学们出去玩,要求我们好好待在家里学习。我一直都是一个很听话的人呢,所以老师让我做什麽,我也就真的做什麽,老师不让出去玩,我也就真的整个暑假都没有怎麽出去过,一直窝在家里学习。那时候并不觉得学习枯燥无味,也并不觉得难挨寂寞,觉得它挺好挺有意义,因为在复习中,我会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对于那整个窝在家里的假期而言,可能唯一有点色彩的,就是有一次我在翻Space朋友圈的时候,看见的他的提问箱。
为了让自己不被困于朋友圈中,我把自己微信的发现界面关成了一片空白,我只会在每天特定的时候去点开某些我关注的人的朋友圈,去看他们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对我而言不重要的人身上。
那段时间提问箱挺流行,有好友的人可以在里面匿名提问,很多日常不敢说的话都可以在那里面尽情吐诉。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发过我的提问箱,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以我稀烂的人缘也不会有什麽人给我在里面提问,另一方面是觉得提问箱中的匿名提问总是要有回答的,而这些回答又并不是一对一的回答,除了提问的那个同学,其他人也可以看见。那这个回答就存在着不真实的嫌疑,匿名的同学是以最坦诚的态度去向你提问,但是你却并不能够以最坦诚的态度给予回答,在回答时因为要去考虑其他人看到这个回答与提问後的感受,所以你可能没有办法说出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感受。而我觉得如果提问箱是这样的,那便是没有意义的。我喜欢的是真实,如果做不到,那宁愿不让它开始。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发过我的提问箱。
那之前Space也没有跟风发过,但是就在那个暑假快开学的时候,他发了一个提问箱。里面有4丶5个人跟他聊打乒乓球的事情。突然心血来潮,我在里面问了一个问题,反复斟酌用词,希望不被他猜出是谁问的。现在想来,谁会这麽闲呢。我问:“你在你们班有喜欢的女生吗?”这是一种非常严谨的问法,因为一般人看见“你们班”之後,会感觉问这个问题的是外班同学;而且既然问的是有没有喜欢的女生,便堵住了Space用喜欢男生来搪塞这个问题的可能。当时提问後,我对自己的这个提问方式深感满意。
“算有吧”
看到回答的那一刻我内心有一些小小的的雀跃,我想这个人有没有可能是我。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欢的一直都是女生S。但不管怎样我依旧很开心,可能是有点类似阿Q的自我欺骗的快乐吧。之後再过几天我去看那个提问箱,发现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问他情感的奇奇怪怪的问题。“你和你喜欢的女生熟吗?”“你喜欢的女生是什麽性格的呀?”只能说,我开了个好头,让这个提问箱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像我一样,反复琢磨着他在提问想中的每一个回答。大概只是我觉得有意思,只有我看着提问箱傻乐或心痛,因为在学校我不敢跟他说话,提问箱为我跟他聊天提供了途径,让我更加了解他的途径,一个我可以向他吐露心事的途径,一个我知道是他而他不知道是我的途径。
那个暑假我还发现他的微信朋友圈相册封面变成了一个把头发别到耳後的短发少女的漫画图片,上面写着“高考加油”。我是短发啊!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内心还是有小小的激动与开心的。
整个高三Space时不时会发他的提问箱,而我也总是会在里面提问,甚至有时候他没有再重新发,但是我心里很难受或波澜起伏的时候,我就会翻到他的提问箱里问问题,然後再时不时的点进去看一下,看他有没有回我,看看他对其他同学的回答究竟是什麽样的。
匿名的这个提问箱确实给了我将那些压抑于内心的事情诉诸于口的方式,因为是匿名的,他一直都不知道是我提问的。正因为是匿名我才敢于提问,可也恰恰因为是匿名,我感到有些可惜。我看着他提问箱里面我所提的问题渐渐变多,而与他感情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奇怪,我会琢磨他的每一个回答究竟是什麽意思。
直到高三上的期中,我看到有一个问题:“喜欢过是指现在不喜欢了吗?”“算是吧”。那时我心中没来由的有一种空虚感,就像是什麽东西从我指间溜走,我想把它抓住但是无能为力。是这样的吧,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成的。就像我的物理和生物成绩,就像Space对我的感情。
我反复琢磨着这个问题与回答的用意。他没有喜欢的人了吗?还是说他移情别恋了?那段时间我的脑子真的非常不受我的控制,我想了很多很多与Space有关的事情,它们不是我故意去想的,而是不受控制自己就会蹦到我脑子里面的。有的时候我甚至会为自己有如此行为感到惊奇,但是它们就是赶也赶不走,我就总是会陷到这个里面去,每当这时我会用作业去压自己;但是作业太多也会嫌烦,这时我就又会想这些事情。总之高三的生活让我感觉自己非常的矛盾与纠结,或许想要去想与Space有关的事情的才是真正的我,但是我要用学习去压制它;又或许Space是我用来调节高三学习的一种方式,等高三学习结束之後我就不会再想他了,我不知道是哪种。只知道高三,我真的总是会想到他。
我的高三并没有像我所期望的那样延续高二期末的辉煌,我就看着成绩一点一点的往下走,却无能为力。我看着成绩从年级前30掉到了年级200多将近300。我拼尽全力想要往上弥补,但是却无济于事。我有时候在想,如果高三的时候我的内心没有如此浮动,我没有如此这般天天想着space,我的成绩会不会好很多?我不知道我的成绩会如何变化,但我只知道如果我枯燥的高三真的没有Space了,真的脑子中只有学习,只怕我的精神状态会更糟。只怕我会更加无聊,更加烦闷,更加崩溃。
如果用一个颜色去形容高三,,我会选择什麽颜色呢?很复杂。高三对我来说确实有些压抑,有些焦虑;但是那又是最纯粹的一年,我为了学习拼尽全力,很少想其他有的没的,不会被综测与积点所困,那一年我的生活都非常有意义,每一天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不像大学过得这麽每日繁杂,却又感觉内心无比空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