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侧写从来没错过。”
男,年龄25-40之间,身高170到185。中等身形,心思缜密,有稳定收入,外表看起来可能是个好好先生。
柳回笙从不怀疑自己的侧写。
一男子深夜从河海光明大桥跳下,被路过的警察跳河救起——这件事当晚就闹上了微博热搜。
当时围观群衆不少。拍照丶录视频丶打电话,整座大桥围满了人。很快,有眼尖的网友指出,被救上岸的男子很像最近离奇去世的长森总经理郭崇安身边的助理——谢嘉。
赵与是重案组的老面孔,次日回医院跟进谢嘉的身体状况,刚下车就被媒体围住。
“赵警官,有人说昨晚自杀的人就是郭崇安的助理谢嘉,请问这是真的吗?”
“现在很多网友推测谢嘉就是这起案件的幕後真凶,想在被抓前自杀,对此您怎麽看?”
“谢嘉真的是畏罪自杀吗?他是否会被判处死刑?”
“有人爆料说谢嘉是郭崇安的秘密情人,这起案子是不是情杀?”
通往住院部的路被围得水泄不通,赵与不得不停下来回答问题: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他跟郭崇安的死有关,请各位不要恶意揣测。警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犯,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说着擡手,示意记者不要打断,接着说:
“我还有事要做,请各位让让。有消息会通知大家的,谢谢。”
记者被门口的安保阻隔在外,赵与终于踏进了住院部大楼,左右扫了两圈,最後在电梯口找到作壁上观的某人。
“看不出来,赵队还是名人啊。”柳回笙的语调婉转,眼尾的弧度浮起戏谑。
“怎麽绕道了?”赵与不怎麽高兴。
“我看那麽多记者,当然躲着走了。我可不想跟你一样,变成名人。”
二人踏进电梯,赵与按下4楼的按钮,冷冷说:
“你躲的不是记者,是镜头。”
连重案组表彰的大合照都不愿意拍,更别提外界的媒体视角。
柳回笙在躲的人,势必是个强大到可怕的人。
被戳中心事的柳回笙嘴角泛苦,低头看了眼漆皮高跟鞋的鞋尖,擡头,看一眼赵与,略带责怪:
“你别这麽聪明就好了。”
赵与回敬她:“彼此彼此。”
互相隐瞒,互相侦破,互相玩弄,互相亏欠。
^^^^^^^^^^^^^^^^^^^^^
谢嘉醒得很早。腿打了石膏吊着,整个人窝在病床上,眼睛睁开後,不吃饭,不说话,眼睛一动不动望着玻璃窗外的空气。
柳回笙尝试开解他,但收效甚微,不得不打越洋电话求助专攻应激创伤心理学的老同学。
赵与不怎麽体贴人,看他恢复了一点精神,便问他,还知不知道谁有可能是杀人凶手。
谢嘉自然说不知道,眼睛通红,重复报着那3个情人的信息。
叩叩!
突然,房门被敲了两声,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出现在门口。
“请问,谢嘉是在这个病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