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从此,杨延平和杨延定更加紧密地合作。
当隋朝的三个弟弟,杨俊丶杨秀丶杨谅,转世为北宋的三郎杨延安丶四郎杨延辉丶五郎杨延德时,他们看着大哥二哥今生的容颜变化,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三郎杨延安(杨俊转世)看着大哥二哥,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敬佩。他保留了前世的仁孝温和,褪去了奢靡之风,变得踏实勤勉。他感慨道:“大哥二哥,你们转世後真是越发英俊了。尤其是大哥,那温文儒雅的气质,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四郎杨延辉(杨秀转世)则延续了前世正直刚烈的性情,但变得冷静审慎洞察。他回忆起前世因二哥杨广而受到监禁的往事,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他说道:“大哥二哥,前世我因二哥陷害而被监禁,心中一直愤愤不平。但今生看到你们如此和睦,我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只是,那些往事,我依然难以忘怀。”
五郎杨延德(杨谅转世)褪去了曾经的年少气盛,变得越发沉稳刚毅果决。他回想起前世对二哥陷害大哥夺权的不满,起兵反抗却最终也被监禁的往事,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说道:“大哥二哥,前世我因不满二哥的行为而起兵反抗,但最终也未能逃脱被监禁的命运。今生,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那份兄弟之情却依然深厚。我会珍惜这份情谊,与你们并肩作战。”
当四郎和五郎的言语触及前世的伤痛时,大哥杨延平和二哥杨延定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们知道,前世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伤痛却依然留在弟弟们的心中。杨延平轻轻拍了拍四郎和五郎的肩膀,说道:“前世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今生我们要做一对真正的兄弟,共同守护我们的家人和这片土地。那些伤痛,就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吧。”
杨延定也点头表示赞同:“大哥说得对。我们要珍惜今生的情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那些过去的伤痛,就让它随风而去吧。”四郎杨延辉和五郎杨延德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紧紧握住大哥二哥的手,仿佛要将这份兄弟之情永远铭记在心。在这一刻,他们彼此都明白,无论前世如何,今生他们都要做一对真正的兄弟。他们会一起努力,共同守护这片土地,让杨家将的威名再次响彻天下。而那些过去的伤痛,也将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共同面对挑战与困难。
夜已深,月挂中天,杨家府邸内,灯火阑珊。杨延平与杨延定并肩坐在庭院的老槐树下,晚风轻拂,带着秋日的凉意。他们之间,除了兄弟,更多了一份知己的默契。
杨延平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温和地望向弟弟:延定,若有一日,我不得不离开,我希望你能担起杨家的重任,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杨延定心中一紧,转头看向兄长,眼中满是不解与不舍:兄长何出此言?我们并肩作战,怎可轻言分离?
杨延平微笑中带着几分无奈与释然:人生无常,延定,你我皆知战场凶险,每一次出征,都是生死未卜。我此生所愿,不过是一家安宁,天下太平。若真有那麽一天,我愿意成为那守护安宁的一砖一瓦,哪怕是化作尘土。
兄长!杨延定声音颤抖,难以接受这样的假设,你怎能如此轻易言及牺牲?
杨延平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杨延定的肩膀,眼中闪烁着坚定:不是轻易,而是责任。身为杨家男儿,我们肩上扛的是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福祉。如果我的牺牲能换得更多人的平安,这便是我最大的愿望。记住,延定,真正的英雄,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战,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生活在阳光下。
杨延定握紧了拳头,泪光在眼眶中打转,他深知兄长话语中的分量:我懂了,兄长。你的意志,我会继承。但请允许我自私地祈求,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杨延平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包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弟弟的信任:“那就让我们共同祈祷吧,延定。无论未来如何,记得,我们的心永远相连,不论生死,都是最坚实的依靠。
这段对话,如同秋夜中的一缕温暖,映照出杨延平的无私与杨延定的深情,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超越了言语,深深烙印在彼此的心间。
而在那轮回北宋的双龙会之上,双龙会的夜晚,金沙滩上灯火通明,帐篷如星罗棋布,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远处,辽军营地的火光与宋军的灯火遥相呼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在这片看似平静却又暗流涌动的沙滩上,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盛宴正在悄然上演。
面对双龙会这宿命般的绝境,杨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转世为杨延平的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如同暗流涌动,难以平息。他的目光穿透时空的迷雾,落在了杨延定身上,那张脸庞既是曾经亲手将他推向深渊的杨广,又是如今与他血脉相连的弟弟。杨延平的眼神复杂而深邃,其中交织着谅解丶不舍与无奈,却依旧保持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仿佛在诉说着千言万语。
他心中默念,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拷问:我,真的应该如此吗?我该怎样去面对这一世慈爱无比的父母,杨业与赛花娘亲?他们的眼眸中,只有对儿子无尽的爱护与期待,而非前世那令人窒息的政治漩涡。我的弟弟们,他们纯真无邪,远离了权谋的阴霾,我又怎能忍心让他们的世界因我而崩塌?这是我前世求之不得的温暖与亲情,我如何能狠下心肠,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想到这里,杨延平的目光转向了大宋的边疆,那里,无辜的百姓生活在辽军铁蹄的威胁之下,恐惧与绝望笼罩着每一寸土地。他的内心剧烈地震颤着,那些百姓无助的面容仿佛刻进了他的灵魂深处,提醒着他身为杨家儿郎的使命与责任。
不,他心底有个声音在坚决地反驳,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让这世间再多一份苦痛,多一份战乱。我是杨家的长子,是杨延平,我承载着的是家国天下的重量。为了这苍生安宁,为了边疆百姓免受涂炭,我愿意……我必须做出牺牲。
那一刻,杨延平的表情坚毅了起来,仿佛所有的犹豫与不舍都化作了决定命运的一道光芒。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释然,那是对天下苍生深沉的爱,也是对自己命运最终的接纳。他深知,这一步踏出,便是诀别,但他愿意以一己之身,换得家国的和平与安宁。
于是,他做出了那个决绝的选择——自我牺牲,不是出于无奈,而是出于对这世界的深沉大爱。他的身影在这一刻显得格外高大,如同山岳一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
在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波澜中,杨勇,或者说是杨延平,无法抑制地回想起前世作为杨勇时,那段被弟弟杨广所编织的阴霾岁月。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诬陷与背叛如同锋利的刀刃,在他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杨广的狡诈与冷酷,让他曾无数次在绝望中徘徊,最终含冤而终。那些苦楚与不甘,此刻在对比杨延定清澈无垢的眼神时,显得格外刺目。
杨延平的心头仿佛被两股力量撕扯。一边是他对家族温情的珍惜,对无辜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深切关怀;另一边,则是对前世遭遇的愤懑与不平,以及对这份重获新生後温暖亲情的不舍。他思绪万千,心中反复权衡着个人情感与天下大义之间的天秤。
在这份沉重的思考中,杨延平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幼时与兄弟们的欢声笑语,与父母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作为杨勇时,那份孤独无助的绝望。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情更加复杂。他意识到,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亲情与责任始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