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河虾汤面1
六月,申南城气候异常。
高温侵袭,气温直逼四十二度。老黄历上写着一页,“今日夏至”。徐达看到,顺手撕了下来。他怀疑自己买错黄历,大暑都没这麽热。
下午,热浪翻滚,徐达在保卫室穿好保安服。他个子不错,一米八三,很给他的气质长脸。不像是保安,倒像是保镖。
刘淑君经过保卫室,叫了他一声:“小徐啊。”
徐达站直应声:“哎,园长。”
“这天太热了,这身衣服裹得严实,辛苦你了啊。”
“不要紧,园长,热几天没什麽的。”
“好,小徐,又快要四点放学了,那你忙啊。”
“哎,好的。”
刘淑君急匆匆地走了。
一场谈话,很好地谈出了“领导慰问基层”的效果。徐达高中毕业,社会混得早,很明白身为幼儿园园长的刘淑君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保卫室的用意:既是对他的肯定,又是对他身处重要岗位的监督。
徐达的岗位是:阳山幼儿园保卫处日常管理岗。
其实就是:幼儿园大门保安。
“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从不在于这个岗位是什麽,只在于坐在岗位上的人怎麽做。”
徐达第一天赴任保安岗,有人对他这样说。
那时,徐达不以为然。
他是混不下去了才来干保安,一个月到手三千二,公积金都按最低标准交,岗位重要性和意义这类话题着实听着有些飘渺。
直到两个月前,幼儿园放学时徐达豁出老命从两个当街抢孩子的人贩子手里救下一个孩子,他才发现,岗位重要性和意义这类话题,其实是可以谈的,也是应该谈的。
那件事後,徐达扎扎实实火了一阵。
教育部门丶家长丶园方丶媒体,轮着将他曝光,一通嘉奖。社交媒体还给他弄出了个网络标签:最美幼儿园保安。
徐达嘴上不说,心里很是美了一阵。
他又想起那句话:“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从不在于这个岗位是什麽,只在于坐在岗位上的人怎麽做。”
说这话的人,是韦荞。
幼儿园四点放学,家长陆续来接。有些相熟的家长还会让保安看下孩子,自己先去隔壁菜场买个菜。徐达顶着“最美幼儿园保安”的荣誉,工作岗位以外的活多了一堆。好在孩子可爱,一个个叫“徐叔叔”叫得甜滋滋,徐达也就把活都干了。
徐达换下保安服下班,已经快要六点。
他站了两小时,饿得前胸贴後背,骑上小电驴直奔“铭记面馆”。
吴镇是申南城郊区的一座小县城,最不缺的就是这类小吃店。十几个平方,五六张桌椅,一家数口人的生计全在里面。
在徐达眼里,韦荞是个另类。
两年前,面馆悄无声息开张,门口挂个铁牌,写着“铭记面馆”,就算营业了。店是韦荞开的,老板和夥计都是她。也许是人手不够,店里只卖一种面:河虾汤面。徐达第一次来吃面,就觉得这店迟早要倒。
徐达停好小电驴,听见门口有人找事。
“老板,你这菜单就一种面啊?”
“我想吃牛肉面,老板你给我做呗?”
“我给钱还不行啊?一碗牛肉面又花不了你多少时间。”
徐达正要上前解围,就听见一声回绝:“爱吃吃,不吃走。”
果然是韦荞的作风。
这店也果然是要倒的。
徐达如此想。
找事的小情侣骂骂咧咧地走了,徐达笑着招呼:“荞姐,我来吃面了哈。”
他最後那个“哈”字就很灵性,谄媚丶讨好丶卑躬屈膝,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的社会混混也会用上这个语气词。
没错,徐达在做保安前,社会经历很不光彩,在高利贷讨债公司干了好几年。专门在老板讨债时充当“打手”门面,狐假虎威吓唬群衆。
他“打手”生涯最後一个吓唬的,就是韦荞。
那几年生意不景气,高利贷公司什麽都做,一看韦荞是个外地人,又开了家小面馆,就让徐达跟着一起去要点保护费。
去之前,徐达听说过韦荞的古怪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