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道:
“她走了,谁来照顾小妹?谁来照顾老三和老四?我们是一家人。倘若没了我和她,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活得下去。”
男孩说的倒是实话。只不过,萧珠实在不忍心看到女孩沮丧的样子。
她寻思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样吧,你们轮流来店里帮忙,怎麽样?工钱就按每个月二两算,每天还可以领到免费的面包。”
男孩和女孩对视了一番,终于,两人的脸上露出了不谋而合的笑容。
他们齐声对萧珠说:
“好。”
接下来,萧珠又和他们寒暄了一阵。
她从谈话中得知,男孩名叫阿诚,今年十四岁;女孩名叫可儿,今年十一岁。母亲上个月刚刚去世。父亲终日赌博饮酒,连家也很少回。
母亲死後,家里便彻底断了生计。阿诚体格太小,干不了体力活,也没有本钱做生意。走投无路之下,他只能靠偷盗养活自己和其他四个孩子。
“我手法不好,总是被抓。”阿诚笑着说,“不过,以後就不用再偷东西了。”
萧珠明白,他说这些是想让自己放心,于是也微笑着道:
“你是哥哥,自然要为弟弟妹妹带好头了。”
她又从身上掏出一块银锭子,递给他道:
“这是预付的工钱。你们先拿去,买点好的吃吧。”
看到银子,阿诚和可儿先是一愣,尔後竟双双跪下,朝萧珠争先恐後地磕起了头:
“多谢恩人!”
“恩人的大恩大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瞬间,萧珠的脸一阵火热。她连忙将他们两个分别扶起来:
“行了行了。我也是有条件的。你们两个,以後可要帮我好好干活啊。”
“是!”
阿诚和可儿又是齐声答应。萧珠望着他俩,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
她突然觉得,哪怕做面包的方法被别人学去也不要紧——
只要它能帮到真正需要的人,那就值了。
一回到家,萧珠就和柳燕说了这件事。柳燕听说了阿诚一家的情况,很是同情。对萧珠的做法也连声称赞。
之後,他沉吟片刻,道:
“我想,善化城内,一定还有很多和他们同样遭遇的孩子吧。”
可不是嘛。回想到在贫民区看到的情形,萧珠不由情绪低落地垂下了脑袋。
柳燕安慰般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去帮他们吧……咱们既然赚了钱,理应去帮助更多的人啊。”
萧珠点了点头,微笑道:
“燕哥哥的主意,再好不过了。”
帮助他人,自然不只是空谈而已。
柳燕很快制定出了方案。每逢初一丶十五,他都会在店外开展布施。平日里制作面包的边角馀料,以及品相不佳的面包,也会免费提供给老人丶妇女和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