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Chapter22深蓝的雨滴
电话很快被接起,男人热切的声音隔着屏幕传来。
“陈先生,您怎麽亲自打电话过来了?展览的事我已经和您的助理沟通过了,顺利的话,下周就会在我们新馆的正厅举办您的设计展。”
“周馆长,这次展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您方便的话,我想亲自去一趟展馆,和您沟通一下具体的细节。”大概是因为刚刚多抽了几支烟的缘故,陈青屿的嗓音有些沙哑。
“方便,方便!您什麽时候过来都可以。”
周鸣的态度十分殷勤,毕竟,和陈青屿的这次合作可帮了他不少忙。这间新城印象艺术馆刚建成不到两个月,一直没什麽人气,而陈青屿要在这里办展的消息一经放出,短短半天的时间,预约名额就被一抢而光。
陈青屿刚回国的时候,有好几家展馆都私下联系过他,想把他设计的那些堪称艺术品的首饰做一期展览,周鸣抱着试试运气的态度,也给陈青屿发去了一封邮件,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竟然真的会落到他头上。
只是陈青屿平时的日程排得很满,展览的事,周鸣一直都是和他的助理在沟通,陈青屿肯亲自过来,周鸣当然乐意至极。
“对了,我听助理说,您的展馆最近还在筹备一次主题画展。”陈青屿说。
周鸣愣了下,才跟上他话题的转变,“对,是有这麽回事。但目前报名参展的人还不多,我们这边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主动去进行沟通……”
电话那头,周鸣苦恼地揉了揉眉心,“作品数量不够的话,画展就得取消了。”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为您推荐一位。”
“当然不介意!”周鸣连忙竖起耳朵,等着记下他说出的名字。设计和画画,本质上都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能得到陈青屿这种天才设计师推荐的人,水平自然不会差。
“星星画室的孟惜荫孟老师。”陈青屿说,“您可以请她来馆里谈谈画展的事。”
窗外下起了雨,朦朦胧胧的水渍晕花了玻璃,再眼泪似的淌下。
陈青屿挂掉电话,盯着模糊的落地窗,眼前恍惚又浮现出那天在郑雅意家里看到的画,雪白的画纸上颜色那麽生动,温柔的浅棕描摹出女人的眼睛,浓郁的深绿点缀出夏日的明媚。
“好看吧?惜荫画的。”郑雅意得意地向他展示。
陈青屿没作声,视线却从那一笔笔的色彩中揪出丝丝缕缕的回忆,雨天的教室,撕碎的画纸,少女无措的眼睛。
他尽量装作不经意地向郑雅意打听了一些孟惜荫的近况,离开郑雅意家後,他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北城转了很久,最後不知道为什麽,开到了那家星星画室楼下。
墙面上贴着各种各样的的广告,旧的撕下来,新的又贴上去。一扇明亮的窗户旁挂着几幅画室老师的画用来吸引学生,陈青屿走过去,准确无误地认出了孟惜荫的那一幅。
柔软的蝴蝶结系住一束漂亮的向日葵,深蓝的雨滴飘向窗台,把花瓣染成悲伤的蓝色。
画的右下角,用工整的小字写着这幅画的名字。
《告别》。
*
周三这天,孟惜荫刚迈进画室的门,就被沈老师叫去了办公室。
“新城印象艺术馆昨天联系了画室的负责人,说很喜欢你的作品,想邀请你参加他们正在筹备的主题画展。”沈老师把一张名片推到孟惜荫面前,“这是周馆长的联系方式,他希望你今天下午能去一趟展馆,和他当面聊一聊画展的事。”
“我?”
孟惜荫眨了眨眼,显然不太相信,竟然会有艺术馆主动联系她这种籍籍无名的画室老师去参展。
“你没听错,就是你。”沈老师朝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把那张薄薄的名片亲自放进她手心里,“下午的课我已经安排小陈替你了。机会来之不易,你可要好好把握才行,这事要真成了,也能帮咱们画室好好宣传宣传,到时候奖金少不了你的。”
孟惜荫捏着名片,脑袋晕乎乎的。她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有些忐忑不安,这种主题画展往往对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极高,而她已经很久没有创作过新的作品了。这些年,她的生活完全被繁杂的琐事占满,好不容易闲下来坐在画板前,脑子里却空空如也,那点被陶玉茹用金钱强行培养出来的丶所谓的“艺术灵感”,早已枯竭,只剩下一汪寂静的死水。
她能做好这件事吗?
孟惜荫不确定。
她默默地低下头,在沈老师饱含期待的目光中走出了办公室。
下午两点,孟惜荫按照名片上的地址,准时来到了新城印象艺术馆门口。周鸣笑呵呵地迎上前,“您就是孟女士吧?快请进。”
他一边领着孟惜荫走进右侧的展厅,一边热情地和她攀谈起来,“我看过您的作品,风格很鲜明,尤其是色彩的运用和处理,非常浪漫。我特别希望您能够参加我们这次的主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