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六十四章觉得沈姨妈不会出什麽幺蛾……
太夫人接着向沈姨妈介绍了于氏和德音,还让住在她院里的徽音跟桓哥儿露了个面。
沈姨妈这才放过汤婵,挨个给了见面礼,得知于氏怀孕之後,沈姨妈兴奋起来,说起了养胎育儿经。
後宅妇人说起孩子,那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的,只是当沈姨妈对于氏说些什麽“我这个偏方好用得很,保管你一胎得男”,而于氏一脸为难却不好拒绝长辈时,太夫人出面,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到了沈姨妈在云贵的经历。
沈姨妈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回顾起这个,一脸都是忍受不了的表情,“……刚去的时候完全受不了,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于氏不着痕迹地松了一口气,听沈姨妈继续道:“……地方贫瘠,民风也刁蛮,哪像这京里,哎呀,真是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说着,沈姨妈眼珠转了转,故作叹气道:“唉,要是这次进京,能留在京里就好了,实在不成,调任到富庶些的地方也好啊……”
沈姨妈也是在进京路上才知道,解瑨这个外甥如今能耐得很,不到三十岁就做到了三品,这升迁速度,不是皇帝私生子也差不多了,对比之下,沈姨夫五十有五,才不过是个四品知府而已。
更别说沈姨夫提过,当年解瑨的主考官杨阁老如今已经官拜吏部尚书,出任内阁首辅,若是解瑨能帮着疏通关系,还愁沈姨夫升不了好缺?
她这样明显的话中有话,在座衆人都能听出来。
然而太夫人却只作不知,微笑着道:“妹夫这次立了功,皇上心中定然自有安排,你不要着急。”
“立了功又有什麽用,”沈姨妈幽怨道,“他那个性子,跟笨木头一样迂,如今这官场,若是没人跟上头说好话,又不知道要被一杆子支到哪个穷乡僻壤去!”
“这话有失偏颇,”太夫人耐心道,“妹夫是认真做实事的好官,皇上英明,是金子总不会被埋没的。”
沈姨妈一噎,心里气恼地想,你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见太夫人一味打太极,就是不搭这个茬,沈姨妈一急,干脆就要挑明着说,却听汤婵突然开了口。
“母亲,快到用膳的时辰了,不过二爷跟姨夫还没回来,要不差人去问问?”
沈姨妈话被堵在嘴里。
太夫人顺着汤婵的台阶下来,转移话题问沈姨妈道:“旅途劳顿,你今日到现在还未用膳罢?”
沈姨妈再迟钝,也知道汤婵这是故意打断她的话,不由愈发着恼,暗中瞪向汤婵。
“等他们回来再说罢,我还不饿呢。”
沈姨妈不愿轻易放弃,又要把话题往回拉,结果这话刚落下,外头便通传,沈姨父跟解瑨被人绊住,要在外头吃酒应酬,晚些再回来。
沈姨妈噎住,太夫人心中好笑,赶紧让汤婵传膳。
沈姨妈只好把话咽了下去,打算之後再找机会说。
等饭菜摆上来,衆人入座,太夫人照常让汤婵坐下,不必伺候。
沈姨妈本以为太夫人只是客气,结果见汤婵真的坐下,沈姨妈不禁瞪圆了眼睛。
她看看太夫人又看向汤婵,“你……这……”
于氏有孕在身也就罢了,可这汤氏又没怀,怎麽都一点儿不懂规矩的?
“长姐对儿媳也太宽容了些,”沈姨妈忍不住说,“哪有儿媳不伺候婆婆的?”
“……”沈八娘已经要尴尬地晕过去了,汤婵馀光看见沈八娘的表情,又是好笑又是同情。
太夫人只是笑笑,“我们家里不讲究那些。”
“这哪里行?”沈姨妈皱着眉,“咱们又不是那等没有规矩的人家,怎麽……”
太夫人看了沈姨妈一眼,打断她的话,“好了,先好好吃饭罢。”
这一个眼神瞬间让沈姨妈回想起闺中时被太夫人制裁的日子,下意识就闭上了嘴。
等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麽,沈姨妈涨红了脸。
汤婵像是没看到一般,笑着打圆场道:“这道酸汤鱼是特意寻来云贵出身的厨子做的,姨母和表妹尝尝。”
她给二人各自盛了一碗汤,沈姨母回过神,清了清嗓道了谢,沈八娘也连忙站起接过来,气氛总算恢复了正常。
等吃完饭,解瑨和沈姨父终于回来了。
衆人又是一番见礼寒暄。
沈姨父是个一点架子都没有的长辈,进退有礼,举止有度,汤婵在一边瞧着,觉得他倒比沈姨妈靠谱许多。
“时辰不早了,”太夫人说,“客院已经收拾好了,你们一路舟车劳顿,还是早些去歇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