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发鹿文学>主角是谋士身份的三国 > 第268章 内部平衡(第1页)

第268章 内部平衡(第1页)

虽然还未曾大规模交战,但如今双方的情况给人的既视感还是很强烈的。

一方弱、一方强,两方同样刚。

有人明,有人暗,偷偷在投降。

一切的一切像极了当初官渡对峙的双方,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孙权像是曹操那般决不后退,曹操却不曾如袁绍那般自负犹疑。

要说孙权本人的优点,其实有不少,而镌刻在历史之中非常醒目的一点,就在于他是一个很擅长制衡的上位者。

何谓制衡,简单一点说就是让双方或者更多的势力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但是也相对平衡的状态。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属于是君主的必备技能之一,只是有人技能点满,有人技能倒欠而已。

孙权毫无疑问就是将技能点的比较高的存在,但这种技能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可以稳坐高台,很多手段也不用做到太过决绝,甚至不用自己下场,完全可以高坐指挥。

但随着而来的坏处,不说别的,就说用以制衡的存在一旦有一方失衡,并且无法立刻补充,而好巧不巧另外一方是自己想要压制的存在,那事情就会有点麻爪。

不过孙权这边如今的情况倒是跟制衡无关,完全就是跟曹操的强弱对比过于突出,以至于让人看不到什么胜利的希望罢了。

对比顶头上司,曹操与孙权算是各有优劣,但曹操如今是如日中天,孙权却还在成长阶段,这一局算是曹操赢。

对比底层兵力,这个直接就是曹操那边肉眼可见的赢。

对比领军的将领,双方都不存在什么隐藏着的千年难遇的兵仙神将,大家都属于很有能力的存在,四舍五入一下算是平手。

而粮草后勤什么的,一边是只有一州之力其中还有人怀着别样的心思,另一边却是一切齐备、十州之力供给。

最后不能忘记最最重要的,在东汉诸多重要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态,

别的不提,就最后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还不知晓会有这场战争的时候,陆离就已经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了。

虽然不是努力的人就一定能够得到成功,但他这般努力能够得到如今的优势那并不是毫无原因的,没道会得不到一点回报。

现在回报也挺明显的,都不说在陆离看来最为明显的心态,时间、地点、人物,除了最后一点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其他两点变得简直不要太大。

毕竟原本他们之间打的那叫做赤壁之战,可现在赤壁早就是曹操的地盘了。

当然了,这属于是仅陆离一人可知的变化。

但其他人也不需要知道这些变化,他们直接看牌面就够了。而看牌面的话,如今双方差距就是那般明显,让人存不了任何的侥幸。

孙权身边,越来越多真心为他好的人有了别样的言语,或许是劝降,或许是劝说他早做别的打算。

他们会站在孙权身边,有的是来自父兄的遗产,有的是来自利益相关,但也不乏真心被孙权吸引,认为对方大有作为的存在。

可若天时不允,人力又为之奈何呢。

北方的争端结束的太快了,曹操前进的步伐迈的也太快了。

他们这边刚刚结束了内乱,进行了些许扩张,平稳发展了没有多久,就迎面撞上了这般的庞然大物。

若是再给他们十年,哪怕是五年,如今都不会这般近乎毫无希望。

防守从某种角度来说,当然要比进攻要从容些许,可内部混乱的声音让这份从容从一开始就添上了几分假色。

上下都不能一心,所谓的防守优势也不会有太大,毕竟你也说不准哪天自己城里面的某某就帮着曹操那边开城门了。

这个时代是存在年龄歧视的,年纪太小了不行,比如说如今已过弱冠,未及而立的孙权,在很多人看来就太小了一些。

但是年纪太大也不太行,就比如说刘表那种,谁知道他明天能不能起得来呢。

相比之下,曹操如今的年纪不算是最好的,但比之前两者确实更让人信服。

孙权就听到过不少有关年龄的声音,有些人是出于好心,有些人完全与好心无关,但是他们似乎都非常擅长将话说的特别阴阳怪气,让人怀疑这一批人是不是去陆伯安那里报言语课进修了。

什么:“那曹操不过是占了年岁优势,有了更多的时间,若是明公与他同岁,此刻如何还尚未可知。”

这句话本身好像也没什么问题,算是实话实说,往好处想,甚至带着点捧着孙权的感觉,可搭配上说话的人说话时的神态,就很难让人不往坏处里面解读。

往坏处里面解读,“若是与他同岁,此刻如何尚未可知”,可孙权实际上并不与对方同岁,这意思不就是在说如今的情况已经是可以预料清楚的了吗,这话听得孙权都想要一剑把对方给砍了。

有一个道想要说给所有人听,你如果不会说话的话,其实可以选择不说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