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私情谁需要你?明姝吗?
一夜之间,明家大小姐无端失踪的消失闹得满城皆知。
有人说她是被贼人掳了去,也有人说她兴许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恐怕凶多吉少。
同样传得沸沸扬扬的,还有她与当今首辅陆晏清之间令人不齿的关系。
没过几日,朝中不少大臣以陆言为首,纷纷向皇帝上疏,弹劾陆晏清的折子堆如雪片,列出的罪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说得最多的便是他在明府受审期间包藏明氏独女,且不顾世俗伦理,强抢同僚娉会(1),更有甚者说他与明建伯暗中结党营私,实乃目无王法,藐视皇威。
一时间,好不容易脱罪的明府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次日,朝会一毕,明建伯拖着残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跪在皇帝面前,老泪纵横地恳求圣上革去他的职位,还他清白,但对于明姝失踪一事只字不提。
皇帝被闹得心烦,下令此事就此作罢,日後任何人都不得再提起。
深夜,陆晏清应诏进宫。
皇帝烦闷地揉着眉心,开门见山道:“近来朝中大臣对你颇有微词,你可有什麽想为自己辩解的?”
闻言,陆晏清上前两步,掀袍缓缓跪了下去:“陛下因臣受累,臣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皇帝无意识地哼了哼:“你倒是会避重就轻。你分明知道,朕想问的是,百官弹劾你与明建伯私下里暗中勾结一事。”
“陛下明察。”陆晏清连眼皮都未擡一下,“据臣所知,明尚书为官清廉,为人刚直,向来不屑于拉帮结派朋比为奸,且,臣与他私下里并无往来,暗中勾结一说实属莫须有。”
皇帝情绪不明地笑了声:“此次弹劾皆由你父亲引起,你可曾想过,陆言为何不顾父子之情意欲置你于死地?”
陆晏清掀起眼帘,淡淡道:“朝廷之上无父子,御史大人身为言官,负责监察言事,上可规谏君主,下可弹劾百官,他既承君恩,势必要有所作为,只是家父生性多疑,庙堂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是以,臣被弹劾也不足为奇。”
“话虽如此,但,如今朝廷上下闹得这麽厉害,朕若不表个态,恐会引起大臣们的不满。”
皇帝拈着胡须思索片刻,续道:“你辅佐朕多年,朕自是舍不得撤你的职,这样吧,罚你一年俸禄,另,近段时间你暂且待在府中避避风头,待这场风波退去,朕再将你召回。”
陆晏清面噙笑意,笑里不知暗含着什麽深意,半晌,拱手礼道:“臣,谨遵圣令。”
一语落地,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君臣二人一坐一跪,面目皆无波无澜,良久,皇帝疲倦地摆摆手:“时候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陆晏清再不多话,起身朝座上拱手,告辞而出。
“晏清。”他才行出几步,皇帝忽然出声喊住他。
陆晏清回首,静默着。
“明建伯的女儿现在何处?”
“臣不知。”
皇帝一双犀利的深眸注视着他。
“世人皆言,明家世代忠良,此前何氏一案,明建伯在狱中宁死不屈,经此事,朕已深信他的为人品性,从前你对他女儿做的事朕皆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今明家父子皆已洗脱冤屈,日後朕尚要重用他们,何况,明建伯就那一个女儿,你不可欺人太甚。”
陆晏清扯扯嘴角,清隽的眸子明光闪烁,恣意放肆:“臣以为,这是臣与明姝的私情,陛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不足让您操心。”
说完,不等皇帝开口,他再次拱手:“夜已深,陛下龙体要紧,臣告退。”
***
赋闲在家的第二日,陆晏清早早起来。
下人按着他的习惯将一桶井水送到内室,他掬了捧冷水扑在面上,洗去脸上倦容。
温洋适时递上帕子,他接过,不急不缓地擦拭手指,一面问:“明府可有动静了?”
迟疑少许,温洋答:“派出去的人说,江茵不在明府,先前伺候明小姐的两个婢子也没了踪影。”
“何时的事?”
“据下面的人说……已经有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