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瑾华哀伤的面容,他忽然就不想问了,就这样吧,就让他们之间留下点念想吧。
他挥了挥手,让瑾华出去。
李德全见瑾华出来,立刻进去伺候康熙。
梁九功年迈,前年就不在康熙近前伺候了,为了避嫌,他出宫後,没有直接住进瑾华准备的宅子里,而是先搬进了自己早年为了养老置办的宅子,暂时安顿。
「皇额娘,皇阿玛还好吧。」胤祀见瑾华出来,忙上前一步问道。
瑾华说道:「还是那样,你们多陪陪他。」
这句话是对着在场的所有阿哥们说的。
「是,儿臣谨遵皇额娘懿旨。」众人行礼道。
次日,康熙将朝中大臣,後宫妃嫔,众多皇子阿哥聚集在畅春园,在众人的见证下,宣读了禅位诏书。
胤祀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名正言顺地接过了代表着帝王身份的传国玉玺。
这一刻对胤祀有着无法言说的意义,名正言顺这四个字是他前世帝王生涯一生所求,而今生,他终於得到了。
握紧了手中的传国玉玺,他心中被压抑了小半生的帝王之心缓缓苏醒,从今日起,他重新成为了这大清江山的主人!
他一直认为自己这一生没有任何遗憾,什麽都有了,但重掌江山的这一刻,他明白,此时,他才是真正的圆满。
第二日,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瑾华早早就过来陪伴康熙。
「瑾华,你还记得那年,江南朦胧的烟雨吗?」
康熙让人将他扶起,安置在铺了虎皮的躺椅上,瑾华给他盖上了大氅。
她顺着康熙的眼神看向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坐在康熙的身边,轻声说道:「记得的。」
康熙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缓缓闭上眼睛,溘然长逝。
「皇上驾崩!」
作者有话说:
二更来啦
第165章终章
胤祀第一时间赶到,立刻下令京城戒严,身为九门提督的法喀领命,带着人迅速离开畅春园。
其他阿哥大臣们陆续赶来,瑾华换上一早就准备好的素衣,与同样身着素衣的胤祀跪在康熙的床塌前。
早前,她已经在李德全的帮助下将康熙安顿在床塌上。
因为大位已定,且众人心中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心理准备,因此,此间并没有什麽人借着垂询的幌子发难。
大家有志一同默默按着规矩跪在了瑾华与胤祀的身後。
等人到齐後,胤祀便与一众大臣弟兄商议康熙丧仪的种种。
没有作任何耽搁,当天,众人就将康熙迎回紫禁城,停灵乾清宫,丧钟响起,天下皆知。
等胤祀将康熙送於景陵安葬後,便在众位大臣与弟兄的拥趸下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恭和,明年为恭和元年。
胤祀为表孝心没有批覆朝臣:「天子当国事为重,圣体为重,请皇上以月代日守大行皇帝孝」的奏摺,而是实实在在地守足了三年孝。
天下人人称颂新皇纯孝。
出了孝期,新任恭和帝胤祀立刻下旨,赐封瑾华为皇太后,迁居慈宁宫。
康熙其他妃嫔皆晋一级,封为太妃,迁居寿康宫。
康熙年间,无论是惊才绝艳还是泯然众人的妃嫔全部退出後宫的历史舞台,自有新人继续在这後宫演绎精彩的人生。
封富察·雯鸢为正宫皇后,居坤宁宫。
胤祀如今後宫只有皇后一人,後宫显得很清冷,不过,他这个皇帝守国孝三年,其他皇室宗亲及大臣们当然也是紧跟他的步伐,亦是足足守了三年孝。
因此,出孝後,便有人上摺子提议选秀之事,一来充盈後宫,二来,出孝後适婚的宗室皇亲,大臣之子实在是太多了。
胤祀万没有想到,他出孝後做的最多的竟然是指婚。
原本他无意让後宫进人,他前世就对女色并不热衷,今生,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如今唯一的想法,便是强壮大清,让大清在自己的治理下海晏河清。<="<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